166 福爾摩斯(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廂,某人正在被煎熬著;那廂,網友們發揮偵探精神的挖掘與探討才剛剛開始而已,再次見證了網友們的神通廣大和才思敏捷。
然後,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
如果是“榴蓮炸彈”主人公的話,以記者們的情報能力,怎麼可能查不到任何線索,應該早就已經曝光真實身份了,那麼就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榴蓮炸彈”主人公來頭太大,媒體也不敢報道;一種則是幕後黑手另有其人——
“不要忘記了,陸潛導演‘時間管理大師’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他還需要面對一隻龐然大物呢。”
不需要明說,視線就已經若有似無地朝著流光影業聚集了。
流光影業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樣的局面,和陶染一樣,他們也不能解釋,否則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只能裝聾作啞,假裝沒有聽到,在輿論狂潮面前,他們都需要謹慎再謹慎,除非是有完全的把握,否則還是不要輕舉妄動了。
然後,“娛樂週刊”江士奇記者的報道則成為開啟異想天開大門的一把鑰匙。
“難道,有人想要毀掉陸潛的職業生涯?”
如此新聞標題就是真正驚悚了,即使在熱搜熙熙攘攘的觀點之中也顯得威力十足。
其實,江士奇在文章裡也沒有羅列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證據,只是話裡話外都在含沙射影地表示幕後還有指使之人;而且目標直指陸潛,就是想要持續不斷地打壓這位新興導演,希望陸潛從眼前消失。
至於如此舉動的背後原因,那就是“不可說不可說”了。
哪怕江士奇根本就沒有提起任何具體的物件,但廣大網友們的視線餘光還是朝著流光影業聚集過去,另外還有譚蕭以及站在譚蕭背後的雲翔娛樂身上,“時間管理大師”的事情又再次浮現,沉澱下去的沉渣零零星星地又再次閃現。
在這裡,需要說一點題外話,為什麼“時間管理大師”的疑點會再次被提及呢?熱點不是早就已經過了嗎?網路時代的熱點都只有三分鐘期限,時效一過就再也沒有人關注了,不是嗎?
答案,因為“青春訓練營”。
七月中旬,也就是上個月,前後耗時超過四個月的“青春訓練營”終於迎來大結局直播,透過觀眾票選出來的十一位練習生們將組建成為一個限時偶像團體正式出道,為又一檔選秀節目畫上一個句號。
然而,大結局直播的時候,爆出三個驚天冷門,三位超高人氣練習生先後跌出前十一名,沒有能夠出道。
粉絲們自然悲痛欲絕,但直播結束之後,粉絲們卻發現貓膩,決賽前二十名的投票票數全部都是按照等差數列排序的,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名和每一名的票數差距都是相同的,相差同一個數字的倍數值。
這,可能嗎?
幕後操縱的痕跡,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
於是,粉絲們頓時炸鍋了,關於比賽黑幕的說法喧囂甚篤,越來越多資料證明直播投票存在著明顯作假的行為,他們紛紛要求電視臺公佈真實的投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