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何止。”

“雷鳴經紀。”

紀敘說出了一個名字,然後就發現陸潛滿臉淡定地“哦”了一聲,平平無奇的回應讓紀敘有種虛無之感。

雷鳴經紀,當今全球五大經紀公司之首,當之無愧是巨人之中的巨人。

其實,雷鳴經紀的資歷並不長。

華帥經紀已經有著將近七十年的歷史,他們就是業內最早的一批經紀公司,所以當年才能夠一呼百應地打破電影公司的束縛,而雷鳴經紀的歷史才不過二十多年而已,在華帥經紀面前就是新生兒的級別。

事實也是如此。

雷鳴經紀的兩位創始人就是從華帥經紀走出來的,他們認為華帥經紀的制度和思想腐朽老舊、落後時代——

每位經紀人進入公司都必須從列印室助理開始做起,明明是經紀人卻必須做跑腿、列印和清掃之類的工作,然後需要慢慢熬資歷才能夠得到機會,整個階級風氣頑固不化。

於是,兩位創始人一起出走,聯合建立雷鳴經紀,就是為了打破行業的規則。

雷鳴經紀提出了“團隊經紀人的概念”。

簡單來說,以前經紀人都是一對一,也許一位經紀人手下可能有多位藝人,但每次工作碰面都是一對一的狀況,自然而然地,那些手底下有十幾位藝人的經紀人,難免就有偏愛,畢竟人都是偏心的。

直接結果就是,資源往往過度傾斜,藝人也往往需要熬時間等機會,邁向成功的道路是相對狹窄的。

但雷鳴經紀則不同,與公司簽約的每一位藝人都能夠共享所有經紀人,最重要的是共享所有資源。

當然,每位藝人都有自己相對應的主管經紀人,負責處理日常事務,但主管經紀人之外,整個雷鳴經紀的其他經紀人以及資源也都全部朝著每一位藝人開放,這才是整個概念的本質關鍵。

舉例的話,“突襲”的提案進入雷鳴經紀,給了一位頂尖藝人,但這位演員剛好沒有檔期,那麼雷鳴經紀就會在公司內部尋找最合適的演員,推薦給劇組,資源共享,人人都有機會,而且確保將這份工作留在雷鳴經紀。

如此策略被認為是散漫且空洞的,沒有策略也沒有定位,更重要的是看似公平的方式實則容易激化公司內部的矛盾,經紀人之間、藝人之間的較量和競爭很有可能醞釀災難。

因為人心往往是最難控制的。

沒有人認為雷鳴經紀能夠成功。

然而,時勢造英雄,正是得益於當年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華帥經紀率領一眾公司打破電影公司束縛為演員們爭取到了頂級片酬,整個經紀行業也處於蒸蒸日上的狀態,所有人萬眾一心地投入事業奮鬥,毫不誇張地說,那是一個熱火朝天的時代。

這也為雷鳴經紀的策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為所有經紀人都團結一心地積極向上,期待著能夠開創一片天地,在爭取到更大塊的蛋糕之前,行業內部總是能夠一致對外,公司內部也總是能夠和樂融融。

五年後,雷鳴經紀就取得巨大成功,內部消化的運營方式總是能夠確保雷鳴經紀抓住每一次工作機會。

而且,他們成功開創了業內史無前例的“打包合作”,這不僅改變了經紀行業的模式,同時也改變了電影行業、演員行業的模式,可謂是劃時代的又一次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