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餘震動盪(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盛夏的滾滾熱浪依舊在繼續著,電影市場的熙熙攘攘仍然在上演著,粉墨登場的商業大片還在持續釋放著能量。
“解除好友”也不例外。
電影在全球週末票房排行榜前十名又逗留了整整六週,電影熱潮才出現明顯退潮跡象,七大院線的排片也跟著急劇下滑,票房資料瞬間劇烈收窄,市場熱度幾乎是腰斬式地被掐斷,電影后勁也就被衝散。
最終,電影上映週期還是偏短,在第十八週的時候就已經全面下線,低於商業電影的平均上映週期。
此時就能夠看出來,缺少發行公司的運作,進入後期,院線的排片也就沒有章法,這對於票房的後續曲線還是有著明顯影響的。
儘管如此,從無緣大銀幕到成功放映十八週,“解除好友”還是精力了一段不可思議的征程,書寫了一段神話,毋庸置疑地成為今年最大黑馬,不僅侷限於暑期檔,恐怕放在全年也是難以超越的頂級存在。
最終,“解除好友”的全球累積票房止步於二十八億,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打破桎梏,躋身三十億俱樂部。
遺憾?
全然沒有。
對於一部投資僅僅六十萬的作品來說,如此票房數字已經讓“解除好友”躋身影史最賺錢的電影行列,誰還能夠要求更多呢?
而且,劇組直接和院線接洽,票房分紅顯然已經超過了新人導演、一般電影公司所能夠拿到的比例。
雖然目前具體票房以及相對應的分紅還在持續統計,而且七大院線的具體條款都有著些許細節差異,但估算結果已經出來——
紀敘和陸潛他們應該能夠分紅十一億三千萬左右。
當然,他們需要納稅,他們四位投資人之間還需要按照比例瓜分,最終落入每個人口袋裡的數字還是有待確定。
但是,投資六十萬,收益十一億?
如此數字,即使是七大電影公司也很難不眼熱。
悄無聲息地,行業內部暗潮洶湧。
顯然,各大電影公司、各大發行公司內部都能夠感受到強烈餘震,儘管他們還是需要看流光影業的眼色,沒有咋咋唬唬地大驚小怪,但整個現象級的事件,還是激盪起層層漣漪,餘波嫋嫋。
大門影業,曾經最接近“解除好友”的公司,並沒有想象中的混亂。
他們依舊保持了理智,發行渠道對於大門影業來說,確實至關重要,一旦能夠建立自己的發行渠道,牽扯到的利益就是數百億數千億,絕對不是一部“解除好友”能夠比擬的,他們沒有必要後悔選擇。
如果重來一次,他們也還是會作出相同決定的。
真正讓大門影業扼腕的是“名聲”。
當網友們得知,大門影業也曾經拒絕“解除好友”,紛紛表示“失望”:
“我還以為大門和其他公司不一樣”、“大門難道不應該最支援驚悚/恐怖電影創新嗎”、“簡直不敢相信大門居然錯過了’解除好友’”、“大門你變了”、“唉……大門最近的電影作品確實好像丟掉了以前的稜角”……
這些印象,對於大門影業來說才是需要重視的。
傳聞,在大門影業中高層管理會議上,氣氛非常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