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經過一個週末的沉澱與發酵,“解除好友”的口碑漸漸在電影愛好者和穹頂影院忠誠支持者之間傳播開來,然後週一就迎來一個小小的觀影高潮。

甚至是意外,殺了蘇長亭一個措手不及。

再怎麼說,週一都是工作日,上座率的下滑是必然的,但是早晨八點的第一場,穹頂影院門口就排起了超級長龍——

蘇長亭真的已經很多很多年沒有看到如此誇張的隊伍了,浩浩蕩蕩的列隊沿著伯溪大道一路延伸出去,井然有序卻又熱火朝天的景象,彰顯出影迷們的狂熱,密密麻麻的人群讓來來往往的車輛都不由駐足。

“難道是‘盤古’又有什麼觀影活動嗎?”

估計這是過路人腦海裡的第一想法,結果卻在穹頂影院上方看到電影清單,一個個問號就爭先恐後地冒出來。

“‘解除好友’?那又是什麼電影?”

儘管社交網路平臺熱搜看似喧鬧,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他們也不是時時刻刻關注熱搜的,也就錯過了焦點,反而是因為穹頂影院的排隊長龍而引發了關心。

面對如此景象,蘇長亭卻沒有時間細細打量,一溜煙小跑就進入售票視窗開始忙碌,又再次感受到了幸福。

結果,第一場售罄、第二場售罄、第三場也售罄。

早場連續三場的門票全部銷售一空,甚至第二場還在播放就已經早早地開始販賣第四場的門票了。

斷斷續續地,持續在穹頂影院排隊的觀眾都沒有間斷,即使沒有上午大排長龍的景象,卻也是門庭若市,絡繹不絕的人潮再次讓人們感受到穹頂影院對於資深電影愛好者的獨特地位,即使是在競爭激烈的蘭川也仍然能夠牢牢站穩腳跟。

如此盛況,著實駭人,然後,訊息就在蘭川傳播了開來——

江士奇,“娛樂週刊”記者,剛剛結束“盤古”的通告採訪,有些疲倦也有些睏乏。

這樣的通告採訪,往往都是車輪戰,一共安排了五組十三個人,每組採訪時間八分鐘,但實際情況還要更加糟糕。

江士奇所在的那一組一共三個人,他們三家媒體平分八分鐘時間就已經足夠為難了,結果劇組還足足派出四位演員接受採訪,短短八分鐘時間又需要再分攤到四位演員身上,可以想象,每個人都說不上幾句話。

媒體也辛苦,當然,劇組也同樣辛苦。

苦苦待機了兩個小時,才沒有說上兩句話就已經結束,江士奇也無奈,只能吐槽“盤古”的宣傳團隊不會安排檔期。

“……聽說了嗎?平時低調得不像話的穹頂影院,今天傳聞有兩千人排隊買票進場。”

“什麼事兒?”

“不知道,好像是一部恐怖電影上了。”

“大門的?”

“誰知道。”

“你準備過去看看?”

“算了吧,也不算什麼新聞,穹頂影院已經撐不起門面了,也就是狂熱影迷們支援而已。如果是其他檔期,那麼還可以當一個素材,現在是暑期檔,真的沒有人關心什麼穹頂影院和產業興衰的事情,票房才是重點。”

“也是。”

窸窸窣窣地,同行記者們的對話傳入耳朵裡,江士奇卻是眼睛一亮,指間掐香菸的動作頓了一頓:

穹頂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