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添柴加火(第2/2頁)
章節報錯
江士奇詳細詢問了他們知道“解除好友”的契機,以及在工作日一大清早就前來電影院排隊觀影的原因。
拼圖,也就慢慢顯露出輪廓——
這也是第一次有正式的權威媒體將“解除好友”與社會新聞熱點直接掛鉤,並且簡單闡述了來龍去脈。
如果說此前只是登上熱搜榜,轉瞬即逝,不見得人人都能夠看到;現在經過媒體正式報道,事情的普及率和傳播率也就達到全新高度,有史以來第一次地、“解除好友”的名字登上了熱搜榜。
效果,可見一斑。
而且,江士奇還真實記錄了週一的觀影熱浪。
僅僅是週一這一天,“解除好友”就創造連續五場售罄的好成績,下午和傍晚時段的三場也有六成左右的上座率,並且在晚場開始之後又回到售罄模式,一直到午夜場結束,真正向人們展示了絡繹不絕的定義。
“目前,‘解除好友’只能在穹頂影院觀看。”
文章的最後,江士奇如此表示。
其實,江士奇還有很多很多內容可以繼續討論:
比如如此優秀的電影為什麼得不到大範圍公映的機會?比如全民電影熱潮的背景下冷僻風格電影的生存空間如何?比如“解除好友”引發觀影熱潮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好奇心作祟還是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
等等等等。
但江士奇全部沒有深入探討,而是點到為止,反而讓文章的最後一句話顯得意味深長起來。
“娛樂週刊”的影響力毋庸置疑,“解除好友”作為關鍵詞殺入熱搜榜就是最直接的反應,至少人們都聽說了這樣一部電影的存在,然而影響力終究還是有限——
仍然是老問題,電影只能在穹頂影院觀看,那麼是好是壞、是喜歡是討厭,全部都無法做出直觀的判斷。
不要說其他城市的觀眾了,即使是生活在蘭川的觀眾們,跨越大半個城市就是為了觀看一部電影的觀眾,終究還是少數。
沒有辦法,現實生活太疲憊太辛苦了,如果還要花費兩個小時跨越整座城市去觀看電影,那麼還不如不看。
狂潮,想要更進一步的話,也就遇到了阻礙。
不過,真正擁有熱情或者依舊充滿好奇的觀眾還是有著不少,而這小小的一群人對於穹頂影院的六百席位來說就已經格外難得,一場兩場根本塞不下,一天兩天也不足夠,於是穹頂影院的觀影狂潮依舊在延續。
伴隨著觀看電影的觀眾越來越多,以青竹為首的一眾社交網路平臺的評論也漸漸開始增多,儘管人數依舊沒有達到開分的標準,但密密麻麻的評論卻已經漸漸能夠感受到觀眾們最直觀的感受和情緒了。
“相信我,真的很好看!”
“就只有我一個人這樣嗎?看完電影之後都不敢開電腦了。”
“果然好看!拍攝手法如此新穎就可以加一顆星,片尾留下的懸念和思考還可以加一顆星,再加上型別電影的基本操作全部都在水平線上,四星妥妥的。”
“型別片的全新表現方式,值得一看。”
“代入感和沉浸感真的太好了,我原本也以為此類電影就應該在家看,完全沒有在大螢幕觀看的必要,但導演對於氛圍的掌控真的太好了,燈光和音效非常出色,請一定一定要在電影院看。”
“今年目前為止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