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解除好友(第2/2頁)
章節報錯
回家路上,回憶著“隱形訪客”的劇本,陸潛倒是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故事,而且細細在腦海裡搜尋了一下,確定這個故事在這個時空裡還不曾出現過。
2018年,一部叫做“網路迷蹤”的懸疑電影引爆了口碑,並且以小搏大,取得了不俗票房。
電影完完全全透過電腦攝像頭來完成拍攝,整個故事完全以電腦桌面來完成敘事,也就是觀眾看著大螢幕,從頭到尾全部都是電腦桌面,透過電腦攝像頭來觀看角色的動作和表演。
與行動式攝像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又更進一步,帶著一種偷窺的親密感,跟著角色一起呼吸。
但其實,如此表現手法,它並不是首創,準確來說,2014年的驚悚電影“解除好友”才是。
“解除好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年前,一位高中女孩勞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度引起轟動,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一年後,一對情侶正在透過網路影片聊天,而後又邀請一眾朋友加入聊天,可是一同加入聊天室的還有一個沒有頭像的神秘使用者,他無法被踢出他們的私人聊天室,更可怕的是,對方居然以勞拉的身份和他們對話。
最開始,他們都以為這是駭客的惡作劇,又或者是好友的捉弄,但沒有想到,聊天室裡這群好友之中,曾經詛咒過勞拉的一位美女先是暴走、繼而慘遭意外。
於是,事情就開始變得詭異起來。
這部電影,呈現在大螢幕上的,全部都是電腦桌面,觀眾們和聊天室裡的所有人一樣,透過電腦攝像頭注視著彼此也注視著事態的發展,隱隱約約的代入感甚至比行動式攝像機還要真實,製造出來的恐懼感自然也就更加具有衝擊力。
“解除好友”又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偽紀錄片敘事方式。
同樣都是偽紀錄片,但“解除好友”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新鮮感,還有透過電腦攝像頭和電腦桌面所帶來的觀眾參與感,無形之中深入觀眾的大腦,進而製造出一種深層恐懼——
在這一方面,後來的“網路迷蹤”只是借鑑了拍攝方式,卻沒有能夠達到如此高度,純粹就是切換了一種鏡頭記錄方式而已,明顯遜色了一籌。
“解除好友”上映之後,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後來又拍攝了續集,口碑甚至比前作還要更加出色。
這個劇本,看起來和“隱形訪客”完美契合!
等等,為什麼選擇“解除好友”、而不選擇“網路迷蹤”?
一來,“解除好友”的故事本身與新穎的拍攝手法碰撞出來的火花更加迷人,觀眾能夠成為私人聊天室裡第八位無法發出聲音的參與者,全程參與其中,彷彿自己就是下一個受害者,心理層面的恐懼更甚。
二來,“解除好友”和“隱形訪客”的故事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陸潛不需要大刀闊斧的調整就能夠完成改編,節省工作量還是次要的,避免引起紀敘沒有必要的猜疑才是最重要的——這顯然是更合理的改編。
不過,客觀來說,“解除好友”的完成質量,並不算出色,也就是六十分左右的作品,比起“網路迷蹤”和“解除好友2”都差了一個級別,之所以能夠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核心原因就是新穎的敘事方式。
他們現在所需要的,恰恰就是這一個“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