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權利的騷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格里斯艾倫所憂慮的事情並不是沒有道理,在葉卡捷琳娜登上帝位之後,她不僅沒有將彼得曾經的政策進行徹底的改變,反而和普魯士進行了握手言和,甚至在對待其他國家的態度上都沒有朝著相反的方向進行。
葉卡捷琳娜之成為大帝之後也是秉持著一個皇帝的身份,她不信任她周邊的任何一個人,這是作為一個君主的通病,當然也可以說是準則。
高處不勝寒,任何人都很難得到她的信任,她也很難再相信任何人。
天下皆要害朕這種觀念可不僅僅只有中原有,在西方世界也太多太多。
權力是令人青春的良藥,但權利也是毒藥,讓人無法自拔。
人一旦嘗試了權利,就可能很難再擺脫權力的誘惑,更遑論是這種皇權。
葉卡捷琳娜在披上黃袍的那一刻,可能就不再是她自己了。
帝王孤懸於高位,必然自離於天下。
帝王是這世界上最自私的人,指望他們能夠搞天下平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了竭力維護他們的統治,壓迫、打擊、陰謀詭計等種種不可理喻的事,在帝王身上發生都是很正常的。
在框條之下,帝王總是會想突破法律,甚至高於法律。
當這個時候,沒有人能夠限制住帝王,也沒有任何理念能夠限制住他。
格里斯艾倫十分害怕,一旦將葉卡捷琳娜推上皇位,這個女人將不再是曾經認識自己認識的那個人。
格里斯艾倫如今在歐洲已經見過太多太多的爾虞我詐,他也明白這世間沒有真正專情的君主。
當一位君主神格化,走上一個國家至高無上位置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的人性在慢慢的缺失。
可神性卻並沒有所謂的增長,他會開始變得不擇手段,無法估量,無法揣測。
這一點,格里斯艾倫在曾雲風的身上很能體會。
君主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和平常普通人在考慮事情的角度是完全顛覆的。
就像格里斯艾倫不會站在個人的角度去想著操縱眾人的生死,可是君主會。
葉卡捷琳娜統治之下的農奴壓迫是殘酷的,她想去改變,可是卻無力改變,她甚至讓農奴這種統治越發擴大。
葉卡捷琳娜所說的如果她能活200年可以讓整個歐洲匍匐在她的腳下這種話,其實在曾雲風看來,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豪邁,現實反倒會走向她的對立面。
越長的統治只會導致越多的壓迫,越多的壓迫,只會進一步激化矛盾,最後帶來大革命。
壓迫與反抗並不是只有中原地區有,在西方也同樣有。
君主們對這些是異常的懼怕,當這些發生的時候,他們有可能根本無法決定自己將走向何方。
所以這些君主就會拼命的壓制所謂的革命。
歐洲大戰在繼續,火焰灼燒舔舐著歐洲大陸幾乎每一寸交戰的土地,無數民眾逃離他們所在的戰火區,逃到了新的舒適區。
每次戰爭的波動都引來了世界格局的變化,同樣也影響著文化以及交流。
大量的人口瘋狂地向荷蘭、丹麥逃亡,普魯士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處在戰火之中。
俄國進攻普魯士的手段也並不是像想象中的那麼溫和,東普魯士在淪陷之後,無數人員同樣在逃亡,而最大的贏家則是白鐵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