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後續的戰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這場戰鬥的戰火遍及歐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歐洲是陸戰的主要戰場,主要是反普魯士同盟同普魯士交戰。
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國和法國人之間的作戰,而這恰恰為曾雲風削弱了對手的實力。
這場戰爭爆發的時候,參戰兵力很多,單單是普魯士軍隊參戰的就有20萬。
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
戰爭潛力同樣雄厚,他們的總兵力達到63萬,法軍有21萬,奧地利軍隊九萬多,俄***隊33萬,但是這個聯盟卻是異常鬆散,他們自己又各懷心思,所以指揮步調完全不一致,想要打贏普魯士,並不是那麼簡單。
而英國卻是這場七年戰爭之中的最大贏家,最後在七年戰爭的巴黎合約上法國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來,只保留了五個市鎮。
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的霸主,最終走向了日不落帝國。
所以說曾雲風必須要在其中摻一腳,否則怎麼能顯得出他的存在感?
中美洲地區雖然發展條件良好,而且地域以及航道優勢十分出色。
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和其他地區做比較的差距。
相比較而言,與北美大面積平原以及南美的大面積沃土相比,中美洲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不光是比人口、比資源,比什麼都差一籌。
這也是曾雲風當前勢力的一個非常難堪的局面,那就是短板太過明顯,人口很難發展壯大。
要不是曾雲風還從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地區攫取了一些領土,單單以中美洲這些小地方根本就沒有辦法發展壯大,而且中美洲地區是一個狹長的長條形地帶,由南到北跨越的緯度又長,極容易被人從中間切斷從中部登陸,將領土一分為好幾個部分。
再加上領地內山脈火山眾多,兵力調集也十分困難,想打一場陸戰,尤其是在中美洲地區維持當前領地格局也是十分受影響的。
當然如果能拿到墨西哥,那完完全全就是兩個局面了。
以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墨西哥為中美洲南北的兩個端,曾雲風可操作的範圍就比較大了。
而且加墨西哥以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的領土以及資源曾雲風就有足夠的資本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斡旋,甚至闖出一片更大的天地。
否則一旦讓英國或者說其他國家佔領了北美,尤其是密西西比河這一帶資源豐富而且令人頭疼的戰略後勤地之後,想要遏制他們的發展就並不那麼容易了。
到時候中美洲地區所面臨的壓力絕對是巨大的。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
很多事情就要方方面面都考慮到,而且要從全域性出發,提前佈局。
曾雲風可不想日後被動挨打,搞得焦頭爛額,甚至被英國陰一把,英國可以幫他那是因為他可以幫助英國削弱西班牙和其他國家,但是這種狀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等英國騰出手來,就夠曾雲風喝一壺的。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