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章 積累和積蓄(第1/2頁)
章節報錯
瘟疫最終的結果是各地十室九空,瘟疫是否被消滅對於老天爺而言,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可是,對於曾雲風而言,確實有極大的不同。
當前這個時間段是非常緊要的時間段,只要重新在中原各地建立中原民族的信心,將那些仁人志士全部聚攏在一起,建國才能立下最基礎最堅實的根基。
這一切做完之後,曾雲風要面對的事情就是將義軍進行梳理。
義軍聯盟在曾雲風看來,其實是不值一提,他們是一個鬆散的聯盟主體,純粹是一盤散沙。
在自己在的時候還可以制約他們,可是在自己不在的時候,張士誠也好,朱元璋也罷,甚至是陳友諒未嘗沒有獨立出來甚至圈地為王的想法。
可是,這也是最要不得的事情。大元朝廷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明當年剿滅了那麼多年都沒有滅亡他們就很能說明問題。
現如今,雖然他們漸漸在失去中原地區的統治權,可是他們的根基依然深,只不過他們內部派系鬥爭官員腐敗,所以騰不出精力來。
大元朝廷的皇帝才智並不出眾,沒有辦法壓服這些人。
現在不單單是曾雲風,大元朝廷也是在爭取取時間。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存亡危機,他定然是是不會發奮圖強的。
可是同樣因為義軍突起,中原淪喪,所以這些大元朝廷的蒙古將領定然會發奮圖強,其中難免不會出現一些精才豔豔之輩,同樣投降於大連朝廷的漢人將領也不可輕易忽視。
有些漢人將領能力也是很突出的,可是一直得不到施展,在中原土地一塊一塊丟失的情況下,大元朝廷未嘗不會有人有魄力重用漢人。
一旦這種事情發生,所帶來的結果和影響是非常惡劣的,到時候會有無數漢人效仿,甚至導致整個戰局甚至政治局勢的傾斜。
唯有維持江南江淮蜀中各地繁榮昌盛經濟民生遠強於元朝統治才能將這些漢人的心拉回來。
天下是民心所向才能真的好好立國。
而民心有時卻又是掌控在這些世家門閥人的手中,雖然這種情況令孫悟空很沮喪,可是曾雲風也不得不承認這些世家門閥在當地的影響力確實太廣太深。
這也是為什麼曾雲風要以各種理由清理這些當地世家門閥的原因,輿論一定要掌握在丐幫人的手中,而不是這些人手中。
一旦被他們操縱輿論,曾雲風日後如果在前線作戰就有可能被他們扯後腿。
就像這次武安城徵集糧草這種簡單的事情,居然也有人會在背後做手腳讓人不得不防。
這一切細思極恐,一切事情預則立,不預則廢,必須要考慮在前面。
曾雲風一方面要打壓這些有異心的人,另一方面,也要拉攏一些還有一些血性和風骨的文人和氏族,把他們拉攏到自己的戰線。
這樣才能夠保證中原地區的穩定以及在未來三到五年之內實現民生經濟的恢復。
同時千機堂也要對各地農耕以及各種器具進行革新,畢竟生產力才是硬道理。
這些亂七八糟的亂政甚至人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人口的影響有時候在生產力的革新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曾雲風不相信在千機堂公佈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之後,民眾得到了極大的財富反饋,這些世家之人不動心。
只要他們動心,他們所處的位置和心態就會發生動搖,曾雲風不指望他們每個人都能傾向於丐幫,畢竟丐幫的出身擺在那裡。
曾雲風所在集團所形成的穩固力在曾雲風看來都是極為不足的,可是這並不影響收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