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中的包子,青年不禁想起當年在武安鎮的那些日子,這個青年不是別人正是秦川。

秦川走到一個茶鋪,將包子放在了桌子,撩了撩衣袍坐下之後說道:“掌櫃的,給上一壺紫雲。”

“好嘞,來一壺紫雲!”說著,掌櫃喊完湊到秦川的面前說道:“客官,我們這裡的小食也挺不錯的,還要不要來點兒小食?”

秦川點點頭,說道:“來幾道拿手的,好嘞,您稍待。”說完這位掌櫃的就離去,不一會兒就端上來一些瓜子花生類的小食。

秦川坐在那兒,看著眼前放著的茶水,氤氳之氣從茶水之上慢慢升起,他端起茶壺給自己斟了一杯茶。

茶香四溢,秦川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將茶杯端在鼻子底下聞了聞,閉上眼睛,嘆了一口氣,渾身都放鬆了下來,顯得頗為愜意。

接著端起茶杯輕輕一抿,讓茶水在口中化開,那帶著熱氣和茶香的茶水在口中翻騰,接著他輕輕回味了下茶水,一股苦澀襲來,稍稍回味了一下,口中滿是甘甜,然後吞嚥下去,整個人顯得是那樣的愉快。

喝完了第一口茶,秦川將茶杯放在了桌子上,開啟了剛剛油紙包裹得包子,從中取出了一個,左手捏著包子狠狠咬了下去。

這一口就是蠻口都是肉香,伴隨著肉汁與肉餡兒的香味再加上包子發麵出籠的麥香,秦川感覺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那位賣包子的小販說的倒是不錯,這是秦川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包子,不禁對那位曹娘子有了一絲好奇想法,也不知這女子是何人,居然能做出如此美食。

掌櫃的這一時又端上來一盤小食。放在桌子上,看見桌子上的包子也並不惱怒,反而是說道:“這位客官,您可是識貨的!”說著掌櫃的舉著自己的大拇指。

“奎三那包子在武安城那可是數得著的,來武安城一趟,不買奎三的包子,那可算是白來了。”

“他那包子皮薄餡兒大,咬一口,沒話說,也不知道這奎三是走了哪門子大運,居然能碰上曹娘子這樣的好東家。”

說著,掌櫃的身體左手朝桌子上伸了伸,說道:“客官,您慢用,我就不打攪。”

秦川點了點頭,一口一口將桌上的包子吃完,這些東西對於曾經的他是一種奢求,在舒城與狗哥樹爺一起討飯,吃了上頓沒下頓都是是平常事。

如今能吃得上包子,對他來說真的是一種享受,可是忽然想到這裡,秦川神色有些黯然起來。

在武安城眾多百姓能吃得上飯,甚至還可以吃上這美味可口的包子,可是秦川卻知道,在大都城周邊還有諸多百姓忍受著苦難。

他不清楚為什麼狗哥要一等再等,那些黃河以北的百姓早已苦等許久,可就是等不來義軍。

他在大都城也早已坐不住了,三年,整整三年,沒有人比秦川更清楚大元朝廷到底腐敗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民不聊生,加上戰爭,賦稅一日重過一日,很多百姓舉家難逃,可是很多還沒來到南方卻已經是路邊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