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三章 布武於天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這個地方,在這座城池裡只信任一件事,那就是武力。
同樣,這座城鎮也誕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叫做快槍手,毫無疑問,熱武器也帶來了相應的狂熱發展。
曾雲風可不會單單的讓冷兵器佔上風,同樣熱武器也允許被使用,可是必須同等的對應熱武器。
面對熱武器的崛起,很多冷兵器開始被淘汰,很多江湖武林人士走江湖的時候,身上也不得不備一把熱兵器,以防萬一,對此唐門表示他們很樂意接受,他才是這個熱武器的最大供應商。
另一邊則是曾雲風在背後支援,大量的銅和硝石從海外運進中原。
嘉靖皇帝面對如此的局面,是坐也坐不安穩,站也站不住,可是他已經無法把控江湖武林的局勢了。
他感覺屁股底下的皇位像是一座火山,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甚至有的地方的地方官員衙門口必須插兩個旗幟才能正常辦公,才不會被江湖盜賊光顧,這兩個旗幟,分別是五嶽旗及德字旗。
可是令很多官員很尷尬的是,這兩個旗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資格掛的,這主印官必須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有資格掛著兩個旗幟,否則頭一天掛,第二天就被人摘走了。
如今的江湖局勢很奇妙,也很奇怪,朝廷官員做官每到地方必然安撫百姓,平定叛亂,剿滅匪患,開倉賑糧,關心農商,而不是以前拉攏關係,否則要不了半個月,他就得滾蛋。
每到一個地方,只要積累到一定程度,對於當地官員的貪腐以及敗壞官場風氣的行為發生。
各地老百姓的狀子不會遞到官府,而是會遞到五嶽派,而之後很快江湖之中就會懸賞某個官員的人頭。
對於一些手中已經沾血的江湖賞金客來說,這些官員的人頭不拿白不拿拿了,還可以為民除害為自己揚名,何樂而不為。
也是嚴嵩死後,嚴世蕃壓不住整個朝堂,面對高拱以及張居正等人的崛起,朝廷局勢一變再變。
嘉靖皇帝心中頗有些擔憂。
第三次嵩山論劍江湖之人參加嵩山論劍之人絡繹不絕,嵩山論劍之的高手被江湖之人命名為四榜高手。
第四次嵩山論劍,西域,遼東,扶桑南洋的高手紛紛前來參加,嵩山論劍盛名傳於海外。
第五次嵩山論劍,形成內五嶽,外四嶽的格局,外四嶽月為東嶽白頭山位於扶桑,北嶽彈汗山位於貝加爾湖也是被中原稱為封狼居胥的那座高山。
外西嶽位於裡海旁邊的那一座高山被賜名外西嶽。
而位於印度尼西亞的那座高山被稱之為外南嶽。
由此形成了九嶽高手,江湖人把這九嶽高手稱之為高不可攀的高手。
一時之間,原武林向武之風盛行,西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海洋貿易航線,草原貿易航線這些地方處處可見拿著刀,揹著槍,帶著火銃的行俠仗義的江湖人士。
林家所謂的福威鏢局為江湖人以及各個走商路的人員友善的稱之為福威四海鏢局。
有明一朝,驅除韃虜,恢復中原,威服四海,布武四方,世間覆滅之王朝眾多,唯有漢明以強亡,明亡戰亂十四載,一切皆有定數。
明皇死而地分,大廈傾覆而眾生離亂,各地豪強以武自持,軍閥林立,藩鎮割據,其中以九嶽為重,九嶽以外被亡國滅種者不計其數,十四載後方得大越一統天下,立國號為越,於內五嶽封禪,以九嶽為鼎定鼎中原,是為大越之大九州。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