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說著興趣陡然提高。

經過這一次梁山眾人終於明白這軍紀軍規總有一個人會守,這最後一個人叫柴進,這一次李逵這廝能逃得一命,純屬意外,下一次輪到自己可就不知道了。

沒人能知道能不能逃得過軍法處置,他們更沒有老百姓為他們上山求情,即使這些老百姓如柴大官人所言是吳用請上山來的,但是這也是宋江為李逵捉得的一根救命稻草,他們可沒有這樣的福氣,能像李逵一樣能夠得到宋江的幫助。更沒有柴進這樣的高人相助,留的一線生機。

若是他們自己上了這斷頭臺,那可就真是十死無生,再加上今日柴進力斬李逵的做法,日後梁山眾人依此效仿,也絕對不可能有容情之處。

這梁山軍法自柴進開始絕對不會再放過任何一人,眾人也更沒有信心在這梁山的斷頭鬼頭刀下捱過一刀。

在這一場鬧劇之後,梁山重歸寂靜,練兵的練兵,走馬的走馬,這之後梁山眾人對於柴進的認知又提高了一個新的程度,阮小二阮小五等人對於柴進的認可,更上一個高度,像這樣有仁心更有狠心更講規矩的人,他們更願意跟著他,而不是宋江,最後說斬的人可是宋江自己。

此時,曾雲風的房中,李應在一旁給添著茶。

曾雲風在一旁寫著字“看來你已經看出我的用意了。”

“一點點吧,一點點,想聽聽哥哥怎麼說。”李應有些無奈笑笑說道。

“李逵那是宋江心腹,現在我力斬他,就是和宋江決裂,雖然我和宋江之間基本上已經快要撕破臉了,而吳用的手筆估計也是他在乾的,但是完全在臺面上,我們還有一層遮羞布。”

“我這麼做有幾個目的,其一,李逵這廝跟梁山招安的眾人是不是一路,想要造反的人也不在少數,既不想招安,也不想在樑上之上繼續做草寇也有。”

“其二我今日所做之事就是要看一看,這梁山之中究竟有多少人還在中間站著,又有多少人站在宋江一邊,而且李逵只是一個一個魚餌而已。”

“其三,順便呢,我也摸一摸宋江的底線究竟是在哪裡?詔安在即,他為了招安是不是可以殺了他的最忠心的兄弟李逵。”

“今日一見,宋江宋公明之狠心,絕對高於你我的預判,李逵他都殺得了,日後想要招安或抗拒招安之人,必定被宋江怒而斬之。”

“既然已經摸到宋江的底線,這招安我們就不能和他硬碰硬的來,我們前期的謀劃要好好的調整了。”

“再說,近日你也看到,例如秦明戴宗乃至於張順等人皆是宋江的鐵桿兒無疑,他們也早早就已經站到了宋江的那一邊。”

“今日我和他們如此大動干戈,就是讓他們拎清楚究竟要和誰站在一塊兒。”

“誰又和誰可以使兄弟鬩牆,血濺當場。”

“這梁山總有一天是要一分家,替天行道大旗已經倒下,梁山之地已經很難再與你我容身,朝廷大軍不日就要來征伐,我們也要早做準備。”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