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生活質量的提高的曾雲風逐漸不能容忍糟糕的水質環境,黃河被稱為一斤水二兩沙,雖然好像是有些誇張可水質也好不到哪裡去,曾雲風的想法是,現在趕緊打一口井,要不然以後就來不及了。

現在就這個時間段,想在當地打工,尤其是他們現在這個情況,連個電也沒有所以打個機井也夠嗆。

現在的黃河揚水站什麼時候建好?對於這個村子,對於金灘村,甚至說,對於整塊移民村的安置工作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拖延不得。

曾雲風,看了一下遠方,如今的遠方的天空,就如滿天的霧氣,能見度還是被風沙影響,基本上到一千米以內看世界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可是有時候開始就是一層霧濛濛的感覺,有後世霧霾的那種初始狀況,這就是巨大的風沙的影響。

曾雲風所在的金灘村,準確的來說,這些民眾大多上都是湧泉村附近搬來的人,曾雲風也是怕自己的媳婦兒受欺負,所以也特地選了這個地方作為住的地方,這個地方,她家的湧泉村的人比較多。

一個男人沒法想象一個女人剛開始嫁給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卻並不是他真正想嫁的人,如果不是水花曾雲風已經開始瞭解她的性格,曾雲風都有些擔心水花會給自己送一個大草原。

“永富,永富,今天你要去幫忙。”

“咋了!”曾雲風擰了一把毛巾,擦擦臉說。

雖然曾雲風已經建了房子,可是整個村子裡仍然是百廢待興,想要真正的阻擋著風沙,沒有別的選擇,就是要種樹,要拼命的種樹,瘋狂的種樹,靠他們自己根本護不住自己。

曾雲風看了看天,輕皺眉頭。

“今天據說白老師來,咱們金灘村幾個安置點要建立小學了。”

“而且白老師他們這一批人來了之後,咱們村子估計就到60戶了,到時候就可以通電了!”

“這是好事呀,要去幫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吶,咱們的娃娃以後能不能得到好的教育就看這個小學,以後我們還要建中學,大學。”

曾雲風說的嚮往著看向遠方。

中原這些地方太苦了,但是很多地方卻沒有把教育丟下來,因為中原人自古就知道,再窮不能窮教育,大人再苦不要緊,咬咬牙,一定要把孩子教育出來。

可很多人到現在鼓勵是不讓小孩子唸書?唸到高中就可以了?都不要再念大學,出來打工,找地方打工,打工,打工。

這純屬一種扯淡的理念,國家也好,民族也好,乃至於村鎮也好,一個地方沒有文化,只會讓一個地方逐漸落後,逐漸被社會淘汰,不讀書,不念書,不積累知識只能等死,靠打工,以後能打一輩子嗎,能世世代代打下去嗎。

尤其是像這個地方,一定要立足當地的產業,把人留下來,尤其是把新的年輕人留在這裡,這才是重點,重新開發當地的優勢。

這樣才能一代一代越來越好,要不然,培養的年輕人只會不停地向大城市輸送,到最後,當地的年輕人力資源和人才匱乏,老年人逐漸積累,整個地方沒辦法發展,也沒有辦法繼續發展。

最後變成了土地上留不住人,留不下人,沒人願意來這裡發展,會越來越落後,越來越停滯,逐漸會變成民族的拖累,國家的拖累。

這些地方也不光要靠國家來救,也要自力更生,一方面要救經濟,一方面要救環境,這些地方的政治壓力以及開發壓力要遠遠比其他的沿海城市或者交通樞紐城市要高得多,沒有太多得天獨厚的條件。

“水花,你把我們家裡的羊肉拿過來,白老師他們剛來,他人家還教過你,咱們拿點東西幫幫忙,讓他們先吃頓好的,別一讓他們就把這些人又給嚇跑了,上次半路就跑了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