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如果不是西夏還沒有把軍隊完全集結起來就被曾雲風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一次的宋夏戰爭還有的打,即使這樣他們都打了接近一年,前面接近大半年的時間,都是曾雲風在奔襲攻打河西走廊以及抄西夏的後路,接著就是清理西夏的這些邊邊角角。

然後就是聯合英國公攻打興慶府周邊的幾個州,最後到最近把興慶府打下來,一共花了曾雲風接近一年的時間。

可是現在還不是歇的時候,趕緊要通知黃河下游的宋軍部隊接收河套平原,那裡可是有最豐饒的鄂爾多斯,別到時候被遼國這些鱉孫貨摘了桃子。

現在剛好把鄂爾多斯佔下來,如果和遼國發生衝突是最好不過的,到時候正好有藉口和遼國開戰,撕毀澶淵之盟,河套東邊的好草場一大半兒都在鄂爾多斯附近,現在這一半兒幾乎都被曾雲風佔了,還有一丟丟在遼國的手中,就是黃河幾字形的右上角。

在曾雲風和英國公休整了大概七天之後,皇帝的欽差才姍姍來遲。

曾雲風發現這個宣聖旨的欽差都長胖了,這個欽差曾雲風也認得,是一個皇宮的內侍,當年他還救過明蘭,幫明蘭從狗洞裡爬出來。

現在滅亡西夏之後,西夏這方地域要休養生息,與民更始。

另一方面要和遼國開戰,曾雲風一點也不擔心,他早已在遼國的周邊山東以及高麗等國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就等著他們呢。

金錢開路可不是蓋的,這些單是糧草就夠15萬大軍用整整三年,曾雲風就憋著壞,等他們來挑釁,然後就發飆幹他們。

聖旨也很簡單內容就是要停戰,要不然遼國就要準備幹他們了,他們就要腹背受敵。

整個大宋朝,包括皇帝在內,這些武將早就躍躍欲試要跟遼國打一場,尤其西夏被滅國訊息傳回來之後。

尤其是像顧廷燁這樣的人,包括曾雲風的兒子盛長柏,盛長楓都想出兵作戰了,出將入相幾乎是每一個做官的人都想幹的事情。

對外戰爭這是一個潘多拉魔盒,開啟它連曾雲風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壞。

曾雲風的報捷是陸續到達東京汴梁的,一波一波的報捷資訊讓東京汴梁城的茶樓瓦舍,甚至是廣雲臺的軍事類話題都暴增。

西夏使者。。。....。。。。。.。.....。。。。。。。 zzzz ..最後興慶府被攻下的捷報來到東京汴梁城的時候,整個東京汴梁城歡呼成了一片,宋武宗直接宣佈取消宵禁三天。

西夏使者羞憤自殺在大宋太廟之前。

皇帝的欽差到的時候,西夏已經滅亡了,興慶府被燒了1/3,皇宮之中的皇室眾人死於亂軍之中,等到訊息到達東京汴梁城的時候,整個西夏地域已經被大宋朝吞併。

別看這些文官一天到晚說不能打,真的打贏了,他們比誰都高興,主要是他們被宋朝這些武官搞怕了,有時候和遼國作戰之中幾十場戰鬥只能贏幾場,差不多隻有10%的勝率。

太宗皇帝都被遼國打敗了,滿朝的人誰不怕。

當年遼軍南下準備進攻的時候,宋真宗都準備好跑路了,寇準是力爭親征,拖著宋真宗上的戰場,後來張環用三弓床弩乾死了遼軍的一個大將蕭撻凜,兩個國家才開始和談,最後達成了澶淵之盟,這件事情甭管怎麼吹都是宋朝皇帝賠款了。

這件事情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只能夠儘量的美化,每年10萬歲幣也是不少銀子了,而且還有20萬匹絹,現在為止,整個大宋朝的官見了遼國的官都直不起腰。

一個西夏戰役結束了,曾雲風要班師回朝不能一直在邊疆待著,皇帝也不放心。

現在整個攻打西夏2/3的將領都是唯曾雲風馬首是瞻,很多都是他當年留下的閒棋。

回來他就被升官兒了,皇帝把曾雲風高高地架了起來,變成樞密院副使同知樞密院事。

曾雲風家裡的這些人擔心死他了,尤其是老太太。

別看著老太太一天到晚嘴硬,哪些人對她好,哪些人對她不好,她心裡清楚,哪些人對她好,她也疼哪些人,心裡也跟著著急。

人就是這樣,你疼疼別人,別人也疼疼你。

當年曾雲風去靈州上任的時候,就是老太太一直寫信催曾雲風趕緊調走,她認為靈州不是一個安身的好地方。

這次回來,英國公可是牛大發了,滅亡西夏的功勞都可以封王了。

曾雲風可沒撈什麼大功,撈著大功反而讓皇帝更加擔心,曾雲風將功勞都分給他的手下,這些年輕人才是日後的中流砥柱,光靠曾雲風一個人能頂什麼用啊,周邊的這些國家還有遼國,還有吐蕃,還有西域要收復,要做的事情多著呢。

其實周邊的國家要說最難打的地方其實就是吐蕃,高原反應真的能搞死人,有的時候還沒開戰,剛上去,軍隊就已經一半兒的人頂不住了,曾雲風當年的燕國收復吐蕃的時候,是用部隊和時間一點兒一點兒的活活的把吐蕃磨掉的

曾雲風對自己的親戚算是好的,自己的大舅子流配到西夏邊境,曾雲風不可能不提攜他,最起碼要讓他回到東京汴梁。

這一次,大舅子也是發狠,他是幹別的不行,穩坐中軍發運糧草是沒問題的,況且他還幹過樞密院副職同籤書樞密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