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稚嫩的皇帝(第1/2頁)
章節報錯
朝堂的文德殿黑壓壓站了一片。
顧廷燁突然站出班來跪下說:“陛下,逆王餘黨一案,寧遠侯府也牽涉其中,臣願代替堂兄杖責,如果流放,臣願意降官以代。”
逆王案基本上已經查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應該都沒有什麼關係了,現在馬上就要判決了。這個時候顧廷燁站出來為他寧遠侯家的這幾個兒子求情突兀的很。
不提作為鐵桿兒的皇帝,顧廷燁跟皇帝唱反調,這根本是不可能的,滿朝文武也不是傻子,都是看著這顧廷燁和當朝的皇帝兩個人。
齊衡站在中間彙報尷尬極了,現在在朝廷之中也就是演給太后看而已。
曾雲風看看這個新皇帝,想起了一位皇帝,就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不是別人,就是朱祁鎮。
現在這位皇帝的政治手段,還稚嫩的很,跟當年的朱祁鎮相似,根本無法約束臣下。
這個皇帝比朱祁鎮要好一點,就是他從小是在外面長大的,歷經艱險,逃過一次又一次的捕殺,還曾掌控軍隊作為團練使一直在禹州作戰。
曾雲風相信朝中的很多官員,尤其是那些老臣跟他一樣,都是在看熱鬧。
太后在朝中樹大根深,朝中無數的臣子都是仁宗皇帝提拔起來的。
仁宗皇帝一朝人才輩出,而仁宗說其他的不好說,可是識人善用那可以趕得上唐高宗,千萬不要小瞧唐高宗,他老子給他留的遺產他也都用上了。
電視劇把武則天吹得天花亂墜,唐高宗過世,那年武則天五十歲左右,那時她是政治生命的黃金時期,她最後還活到82歲,她一人把持朝政三十幾年可卻是唐武周盛世階段疆土丟的最多的時候,再怎麼吹也沒有用。
而唐高宗他在位時是唐朝歷史疆域上最大的時候,西域都是在他手裡拿回來的。
徵高麗,徵突厥,唐高宗時期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擴鹹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中部,疆土地域維持了三十二年大致不變,他一駕崩天下一下子就翻了個,就是把武則天兩位老公都搬出來也不頂用。
所以把武則天吹爆了沒有什麼大用,統治疆域不會騙人,你要是是說她在位多難多難,什麼萬國來朝的吹水,然後吹她政治上花裡胡哨的所謂政績,那才是有可能在編,一個帝王實打實的功績就是疆域。
有人說老武背了鍋,可是二聖臨朝沒事,高宗一死連鍋都炸飛了,怎麼都說不過去。
現在這位宋朝新皇帝並沒有得到眾多大臣的擁護和認可,被仁宗皇帝貶到各地的官員也很多,總的算起來基本上就可以把整個朝廷之中的官位填滿,有怨言有,但是真正恨仁宗的卻很少。
仁宗皇帝基本上可是說是為這位新皇帝建立了非常強大的文官人才庫,現在朝廷極度缺乏的是帶兵的將領。
仁宗皇帝在朝之時,天下承平日久,基本上只和西夏打過大仗,現在這些將領基本上老的老死的死,處於斷代階段,新人都養肥了,等著人來殺,曾雲風對於此種情況是憂心不已。
像往日的狄青范仲淹能夠帶兵打仗的,基本上現在都已經沒了,而新的一輩還沒有長起來,例如王韶,种師道,宗澤,現在要不還是在歷練過程中,要不還剛剛出生沒多久,這可以說是斷檔期。
現在宋朝面對西夏的局勢是要比以往要好很多,三川水之戰以及好水川之戰都沒有完全失敗。
要知道那幾年曾雲風是怎麼熬過來的,基本上被夾在兩軍之中兩面煎,他自己還要維持民生。
估計也就是曾雲風,要是其他人丟在靈州這個地方,早就死了,他不明白原來盛紘原來他是怎麼活著回去揚州的,要知道明蘭的出生就代表盛紘是活著走出了靈州的,靈州可是兩國交戰的戰火前線。
可是後面的劇情,他那時候要上課沒有看,現在尷尬了。
在靈州曾雲風一直在西夏軍隊的後面破壞他們的補給線,搶劫他們的軍隊,跟他們打游擊,還好有靈州的地勢和曾雲風本人有優勢。
也正因為這兩大戰沒有失敗,給大宋朝積累了元氣,同時能夠將戰線控制在黃河流域而不是控制在自己宋國境內,路上戰線也維持在靈州、鹽州、宥州、夏州、石州、銀州黃土高原一線,距險而守保證了西夏的邊境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現在新皇登基,西夏又開始蠢蠢欲動,曾雲風是知道西夏這個國家,他沒有出路也沒得選,他往東是遼國,當年遼國就把它的臉按在地上摩擦,蹭的一地的血。
它往西是西域和吐蕃諸國,那些地方比他還要窮還要貧瘠,而且地勢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