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雲風家裡的三個女兒基本上都喜歡那位小公爺,可是國公家裡的那幾位,哪一個是好相與的。

光是國公夫人那位郡主估計不管自己哪個女兒嫁過去,估計都是被她整的服服貼貼的,這樣一個惡婆婆,不管是哪一家的女兒嫁過去都沒什麼好結果。

這位郡主是從大內皇宮出來的,從小在宮裡長大,什麼陰謀詭計明爭暗鬥她沒有見過。

自己幾位女兒這種單純的性格放過去,到時候只有自己吃虧,現在曾雲風在家裡可以看護著她們,可是隻要她們一嫁過去,那曾雲風再想要關照看護她們,那可就難的很了。

再過一段時間就要科考了,自己家的這兩位基本上都考舉了,一路還要繼續考上去,科舉那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皆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歷朝歷代都如此。

如果這段時間他們不好好備考,回頭就追悔莫及,其他的事情現在都是次要的。

這個林小娘心思也是深的,聽說家裡請來了一位孔嬤嬤教家裡的幾個女兒學習插花點茶等技藝,又跑來撩撥曾雲風,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她想把她的女兒墨蘭塞到這個班裡。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墨蘭早就在這個班的名單裡了,這個女人心思太深,想人也想的太壞,總覺有人想害她,不過曾雲風不介意答應她。

現在最主要的是讓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學到東西,調教好品性。

至於這位孔嬤嬤教的點茶,曾雲風是一點兒也不喜歡,這些茶曾雲風也喝不慣,他喝的都是自己的清茶,這些年,東京城也開始流行起一股新茶風,就是曾雲風帶起來的。

曾雲風的這些茶道都是起源於明朝的三楊,也就是楊士奇他們,平常的時候,楊士奇經常帶著曾雲風喝茶,久而久之,他也被他們影響,開始喜歡清茶起來。

人多的時候喜歡用紫砂壺泡茶,人少的時候,就喜歡自己一個人用蓋碗兒茶,這有個好處,就是想濃的時候就濃,想淡的時候就可以淡,而且泡好了之後也不太容易冷。

自從曾雲風把這玩意兒帶到戶部使衙門之後,很多官員也跟著學。

曾雲風把蓋碗茶帶到衙門的原因是因為這裡,天氣冷的時候茶容易冷,但是沒想到,因蓋碗兒茶,所以曾雲風的茶道很快就普及開來,也順帶的影響當初他管的茶稅。

點茶本身就不利於茶的推廣,因其操作工具太多,太麻煩了,喝個茶搞一堆東西,老百姓根本喝不起,也根本沒辦法喝,還浪費時間,可是曾雲風的清茶就比較簡單易於推廣。

曾雲風為什麼對點茶不太感興趣?原因就是在點茶需要用一個茶筅一直在裡面打來打去,感覺像洗碗,然後端起來開始喝洗碗水,光是這個就讓他接受不了。

在曾雲風在家裡,喝這些古里古怪茶的也只有曾雲風一個人,其他人都是喝點茶,別人都喝不慣曾雲風這個茶的苦味兒,可是他就感覺喝這個茶是苦中帶甜,甜中有活。

曾雲風后來發現居然這種茶還能賺錢,就有些無語了,他也不知道其實是有人為了拍他的馬屁專門喝這種茶,還是有人真的從中喝出點兒什麼來,甚至導致曾雲風喝茶的這種茶道茶藝甚至一些瓷器都開始繁盛起來。

曾雲風的這種喝茶方式簡單方便易儲存,如果實在是沒有那個經濟能力的,弄一個砂壺自己一個人喝也可以,冬天泡一小壺茶握在自己手裡,又暖和又解渴。

不用又是磨子又是篩子又是茶筅的。

把幾個女兒送到孔嬤嬤那裡,曾雲風總算是安生了半個月

被老太太請來的孔嬤嬤也真是一個厲害人物,在宮裡面混的,真的沒有一個簡單的。

“主君,孔嬤嬤有請!”冬榮上前說道。

“好,告訴嬤嬤馬上去!”曾雲風放下書說,看來又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