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揚州來做官(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四任官關曾雲風都是做的時間足足的,一個揚州通判,一個是揚州知州,一個是通州知州。
這12年時間,曾雲風在這個地方通判自己做了三年,知州做了九年,可是到現在為止還是個芝麻官兒五品。
不是曾雲風不想走,是這當地的老百姓留著不讓走,以及上面的官員也卡著自己不讓走。
另一方面原因是老丈人過世了,朝中無人難做官,連大舅子都外放了。
這知州的九年時間,曾雲風在當地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整頓鹽務以及整頓農務,極大地將當地的商業以及農業都發展起來,而且揚州通州這個地方本來就是富饒的地方,也容易發展。
只要不去天天去攪合他們,農業很快就會發展起來,再其次就是要將江南地方的水利興修到位,普及一些先進的農具,這個地方完全是可以精耕細作的。
土地又肥沃百姓又善於耕作,再加上農具得到革新,當然發展的好。
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都是中原的產糧富饒之地,宋朝坐擁兩個平原而且得到極大的開發,如果還不富裕那就是官員在亂搞。
在前三年通判做完之後,原知州卸任,他們就不讓曾雲風走,當然也是因為當地上頭的官員吃到了甜頭,這三年來鹽務發展節節日上。
雖然曾雲風不怎麼收他們的禮,因為他很有錢,他只是象徵性的收一些字畫兒什麼的,可是揚州的其他官員的口袋可就是盆滿缽滿。
這樣對老百姓也好,省得這些人下去盤剝老百姓,盤剝這些鹽商總比盤剝老百姓強,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當然受歡迎。
貪汙這個事情是很難避免的,就像是人體內有細菌,有利有弊。
一邊要整治不能放任,一邊又不能往死裡整,搞得風聲鶴唳,百業蕭條,導致老百姓都沒辦法生活。
朝廷的一切制度都會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得到具體體現。
朝廷考核完盛紘之後,然後朝廷發現他治理的地方稅負增長飛快,然後得到推薦,曾雲風順利的升任了揚州知州。
本來他是可以一年一遷的,硬生生拖了九年,中間又轉到通州去了三年,又回到揚州,到頭來還是個芝麻官兒。
迄今為止,曾雲風終於穿上朱袍。
曾雲風這幾年,除了官升的的不是很快,娃倒是生了一大坑,中間又娶了一個小妾,這個可不是他自己娶的,當時他正在上衙都不知道,人就已經抬回來了。
自己娶媳婦,自己作為新郎居然會不知道,簡直把他當工具人。
晚上回來洞房的時候,他都是懵的,這是被安排婚姻了,別說還挺香。
實際上是揚州有一家人家裡經商失敗導致破產,把女兒嫁過來過來換藥錢,對曾雲風知道的時候,人已經進門兒了,而且是老太太做的主。
曾雲風都無語了,母親大人往兒子床上送人,也是夠夠的。
曾雲風這幾年過得是有點懵的,當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出生被取名叫做長柏的時候,他好像想起點什麼,第二個兒子被取名叫做長楓,接著第二個女兒被取做墨蘭,第三個女兒被取名如蘭,這幾個名字都是老母親取得。
可是每一個名字都讓曾雲風耳中響起洪鐘大呂,直到第四個女兒被取名叫做明蘭的時候,無數的記憶彷彿從他的腦海中乍現,如同時光回溯。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