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此之後太皇太后直接下懿旨把這種課程廢掉了,曾雲風聽後也無奈的搖了搖頭。

慈母多敗兒,祖母也一樣。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這位正統皇帝朱祁鎮也一天一天長大,他漸漸變得成熟。可是在曾雲風看來,他還是那樣青澀,轉眼就要親政了。

他被太后以及太皇太后呵護在手裡,他從來沒有見過黃河水災之時,兩岸的百姓是怎樣的境況?

他不知道倭寇氾濫之時,沿海周邊的城鎮又是怎樣一番境況!

他不知道邊境這些遊牧民族燒殺搶掠之時,又是怎樣的境況!

他所見所聞,除了曾雲風前幾次帶他看了一些東西,其他的都是在書裡看到的。

他不知道老百姓碗裡吃的是什麼,他不知道老百姓的地裡種的是什麼,他不知道老百姓身上穿的是什麼,更不知道老百姓住的是什麼。

這樣的皇帝想讓他真正治理好一個國家,真的是太困難了,“何不食肉糜”這樣的故事很快就要發生了。

他身邊的這位小太監王振也是越發的肆無忌憚,王振竟然在外面收受賄賂,然後幫這些官員暗中操作。

這種事情被太后發現之後,居然和皇上之間爭辯然後順利和解,要知道內官不得干政,這可是太祖高皇帝立下的鐵律。

曾雲風寫了一份奏章連同都察院的同僚署名再次上奏。

紫禁城午朝大議。

“臣有本奏!”曾雲風站出班來說。

“准奏!”皇帝說道。

“臣都察院聯名參奏太監王振貪瀆罪行十一項及眾多參與官吏一十四名”曾雲風犯上直諫道。

“放肆,難道朕的奴婢,朕還管不了嗎?”皇帝朱祁鎮在大殿上憤怒地大聲說,朱祁鎮出離的憤怒因為這件事皇太后都妥協了。

楊士奇神情扭捏,皇太后表情尷尬,皇帝氣憤異常,皇家這是把大明朝的國事當兒戲了,當家事處理呢。

“這事緩緩再議!”皇太后尷尬地說道。

“陳大人,你這麼急幹什麼,這件事可以從中斡旋。”楊榮在一旁悄悄道。

曾雲風一撩官袍,舉著笏板冷肅地說:“臣這一身紅袍皆是百姓血染,不敢不直言。”

“陛下,太后,奸佞妄為,內官干政,甘犯太祖鐵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正人心。朝中諸公不敢直言,我臺諫諸君受皇命所託,糾陛下之錯,糾錯而不得,必失天下望,請皇上和太后革去我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

曾雲風說完脫下烏紗帽放在地上,王振臉都白了,這個陳閻王往死裡整,接著後面都察院同僚等人跪了一大圈,紛紛把帽子放在地上。

諸多給王振上供的官僚有的都開始發抖,這個人的紅官袍哪裡是百姓的血,分明是貪汙犯紀的同僚和仇敵的血染的,這個陳言卿手上人命無數,誰被他盯上不得死。

但是現在沒有官員趕出來跟曾雲風對著幹,那就是純粹是找死。

可現在的皇帝是鐵了心要維護這位太監王振。

“朕意已決,既然不想幹了,就都別幹了!”皇帝氣的臉發紅又發青一甩袖子跑了。

“皇上,皇上!”太后在後面喊道。

“楊閣老,這個事情緩緩再議,退朝。”太后說完也匆匆離去。

“諸君功業未成,錯在我,不在諸位。”曾雲風站起來拱手遙禮一圈下拜道。

諸多都察院同僚都是向著曾雲風回禮,帶著敬重和欽佩“吾心所向,心願神往。”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