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年兩次的在外八府巡按的工作,其他的工作很少找到曾雲風,至於都察院職責,永樂皇帝巴不得陳言卿不要天天找自己。

再加上太子,漢王,趙王幾個人,一天到晚跟家裡宮廷婆媳劇一樣,滿朝大臣都是伸著脖子看笑話,這個朝代有沒有什麼明星,皇帝的趣聞自然就成了八卦頭條,朱棣在皇宮打一個噴嚏都被傳的亂七八糟。

最近這一家子又鬧么蛾子了,漢王居然想帶兵到五城兵馬司換防,自從永樂皇帝的仁孝皇后死後,他們這一家子好像是沒有消停過。

帶兵到五城兵馬司換防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瞞得過永樂皇帝朱棣呢,這漢王一天到晚不知在想什麼,五城兵馬司換防這種事情皇帝一向是警惕心最重。

滿朝的文臣幾乎很快就知道了訊息,包括現在的內閣首輔楊士奇,漢王他還就以為他自己一個人知道。

他們這幾個兄弟之間的爭鬥,滿朝文臣早已經搞得清清楚楚,只是看破不說破罷了,也不怪這些文臣,這兩個兄弟做事情一點腦筋都不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各地軍隊的調動哪一項不得透過永樂皇帝。

而作為永樂皇帝的這些貼身的大臣內閣人員可以說是機要秘書,內閣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資訊,這個大臣個個都是人精,這些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能讓兩個王爺給糊弄了嗎。

曾雲風愈發地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這絕對不是正史中的世界,漢王不可能這麼莽,這種人還想做皇帝,根本不可能。

君主最怕什麼,最怕心思被人猜透,楊修就是借鑑,曹操為什麼要殺他,因為他總能猜到曹操的心思,所以有時候當官當下屬,要會裝笨,才能乾的長。

曾雲風也一直在等一個人,那個挑動世界線的人。

漢王一封奏章上來,這些大臣他就知道漢王在做什麼,永樂皇帝當天晚上就坐在宮內,看著他們幾個兄弟在外面演。

永樂皇帝朱棣,本人就是造反起來的,這種軍隊調動的事情,本來就是他心裡的一根刺,兵部左侍郎楊士奇到是手摸到這件事情的邊上,還提醒了太子,這個動作也被永樂皇帝記在小本子上。

地主家的兩個傻兒子漢王和趙王第二天一早就到永樂皇帝大殿的門口跪著曬太陽暖身子。

現在朝中的文臣也沒有一個敢上摺子參他們這兩個王爺,這個是皇帝的家事,而且也是永樂皇帝的醜事。

很多文臣也不敢去攙和這件事情,即使這一次的換防,漢王也特地給兵部上了摺子做遮掩。

漢王這麼做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想去雲南就藩,雲南太遠了,那個地方現在是太苦太窮了,雖然現在的雲南發展的還可以,但是在明朝這個時候,雲南那個地方真的是天高皇帝遠,樹密草木深,到雲南貴州做官都叫發配。

那個地方大多都是少數民族,這王爺到了雲南去,連個交流的人估計都很難找到。

曾雲風又抽空去了雞鳴寺見那位黑衣宰相姚廣孝,他就就喜歡幹一件事情,就是邊走懸繩邊看書。

但是曾雲風看了之後仰著頭眯著眼避了避陽光說道:“這種東西有什麼意思啊?一學就會,你還樂此不疲。”。

於是黑衣宰相姚廣孝跳下來拿著書朝著曾雲風,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曾雲風跳上懸繩之後,眼睛看著遠處的風景,在上面隨便來回走,卻根本不會掉下來。

“我看挺容易的,不過這上面的風景到是挺好,也難怪你樂此不疲。”曾雲風抬頭看了看遠處的風景說道,現在應天府的風景真是不錯。

過了一會兒,曾雲風從上面跳下來,對著這位黑衣宰相姚廣孝聳了聳肩,姚廣孝終於知道為什麼永樂皇帝朱棣討厭他了,連自己這麼清心寡慾的都快被他氣到了。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