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卦的解縉(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這個永樂皇帝現在真是興致來了,非要叫于謙做首詩,這不是找不自在嗎?
曾雲風在底下何可一口酒搖搖頭,解縉看了他一眼十分的不解。
這些文人有一個秉性,就是喜歡指點江山,就是喜歡直諫君王的錯誤。
永樂皇帝自以為是圖個喜慶,但實際情況是現實打了他一巴掌,再加上漢王最近監國搞得怨聲載道,這位新科的一甲,今天做的詩能做出好的才奇怪。
果不其然,這個于謙張口就是,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納債,稚子賣輸糧。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哪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
旁邊的太子朱高熾,都急得不行了,趕緊給於謙打圓場。
“于謙,你怎麼敢喝這麼多的酒,在御前胡說八道,也就是皇上寬宏大量,不與你計較,不能再有下次了,來人啊,趕緊把他拖下去!”太子趕緊出來說道。
“當著和尚罵賊禿,我又不聾不傻,用得著你給我做主嗎,太子這個人是你選上來的吧!”朱棣對著太子朱高熾說道,太子聽了一臉的尷尬。
“請皇上治罪!”太子跪下不敢說話。
解縉聽了這首詩眼睛瞪得老大,解縉可是圓滑的很,這個于謙也是真的剛,什麼都敢說。
永樂皇帝朱棣聽完之後,臉色都變了。
總的意思,就是說村落十分的破落,年年都苦於旱災蝗災等各種災難,家裡的老頭兒,還要去納稅還債,小孩子只能把口糧都賣掉,家裡的牆壁破了,風呼呼的往屋子裡灌,家裡的梁也塌了,晚上月光都掉到了床上,但是哪知道當地當官的這些人,根本不肯將這些災難報到朝廷上來。
于謙這個人現在看到這個遠征的局勢當然是直接說,再加上他喝了酒,讀書人就是這樣,一旦血都衝到腦子裡,他就不會管許多了。
永樂皇帝聽到這裡,其實是有點不好意思,要不是自己非要自己的兒子漢王來監國,這段時間也不會出這麼蹊蹺的事情。
雖然自己不好拿這個新科的進士發牢騷,但是接下來於謙說的一番話,卻更讓永樂皇帝憤怒。
于謙接著酒勁直接高聲說:“皇上又要遠征了,各地方官都加了附稅,無所不用其極,願皇上收斂好戰之心,與民更始,施恩於天下。”。
“胡說,你江南之地還能靠賣口糧活下去,但是邊關之地的百姓呢,真是腐儒。”朱棣笑笑說道。
“兩升酒沒有把你喝死,到我這裡來求死來了,好,就把你編入軍中,隨我出征,也讓你看看,到底哪裡百姓更需要救,讓你看看國家應該是什麼樣。”朱棣沒好氣地說道。
曾雲風聽到這裡,雖然心裡有點同意于謙說的話,但是曾雲風更瞭解後面的局勢,現在如果不把這些北邊的人徹底打服,收服他們,邊疆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更同意朱棣的話。
現在的于謙就是個憤青,收到江南人的思維影響看得還不夠高,不夠遠。
這些邊患會把大明帝國拖向深淵,雖然說天子守國門,這件事情聽起來很好聽,但也是一件非常無奈的事情。
以後國家要投入多少的民力國力來安撫邊境,而且邊境的這些老百姓又要死傷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要家破人亡?這些東西可不是現在的于謙所說的一模一樣的東西。
永樂皇帝也不是沒有考慮到這些,就是因為這些邊境邊患,所以他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將整個蒙古征服,雖然最後他也沒能成功。
曾雲風知道,對於這些遊牧民族,光靠打是沒有用的,除非使用滅絕性政策把他們的人殺光,把他們的草場全部毀掉,讓他們的草幾百年內再也不能養牛羊。這樣才能夠做到徹底的滅絕。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