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現在的蕭兄你一樣,你現在正站在歷史的關鍵點上,如果你選擇退縮,那麼下一個南院大王,也許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同樣蕭兄你也不要把宋國看得太孱弱,兩個國家的邊境之間是必會有戰爭摩擦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兩國保持警惕,也只有讓這樣才能讓大家知道,和平來之不易。”曾雲風說。

蕭峰對曾雲風話,曾雲風不知道他聽進去多少,但是隻要能聽進去一點就是好的。

之後曾雲風跟蕭峰說了很多,蕭峰在治國一方面比曾雲風差很多,但是蕭峰的人格魅力讓無數人紛紛來投,曾雲風相信單單是憑藉這個,蕭峰就會有用不完的屬下。

“既然你已經作為遼國南院大王,那麼就把他當好,所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實整個遼國也有很多漢人,契丹人,甚至於女真人,他們不想打仗,想好好好生活,這取決於你,取決於你怎麼將這個和平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當然,這以上都是我個人的想法,做不做還在於瀟兄。”曾雲風喝了口酒說道。

蕭峰在聽完慕容復的一番話之後,對此有深深的沉思,而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話語,也讓蕭峰聽在了心裡。

可是蕭峰有些無奈說道:“可是我根本不懂治國之道,深怕辜負這燕雲十六州的百姓。”。

曾雲風繼續說道:“燕雲之地,人傑地靈,能人眾多,只不過苦於無法出頭罷了,既做諸侯,怎能事事躬親,這燕雲之地的人才就是蕭兄的左右手,只要任用賢人,駕馭官吏,自然可垂拱而治。”

天下的治理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就能夠做到的,必須要集中整個族群的力量,想要以一己之力做到安撫天下,本來就不正常。

曾雲風又接著道:“其實你蕭兄手下的這些士兵其實也很窮困。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可我很清楚,我們姑蘇慕容號稱是富甲天下。我們非常明白哪個地方的百姓窮,哪個地方計程車兵窮,哪個地方的日子不好過。”。

曾雲風走遍諸國,對於諸個國家的情勢再是瞭解不過。

“在遼國邊境的這些士兵正是這樣的一批人,他們為什麼會頻繁的去打草谷,其中原因就是他們窮困,而如果讓他們過上富足的生活,娶一個老婆,有幾個兒女,誰會天天想著打仗?“”曾雲風感嘆道。

蕭峰聽後點點頭說道:“不知慕容公子何以教我。”。

曾雲風回道:“如果你能讓你屬下的這些南院大王麾下計程車兵都過上富足的生活,即使日後想要挑釁邊疆他們都不會做,自從遼國和宋國檀淵之盟之後,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的和平,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將這個和平繼續維持下去。”。

曾雲風說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

曾雲風在蕭峰的這裡留了大概三天,他們邊吃邊玩兒,邊樂邊談。曾雲風給了蕭峰一些想法和啟發。

臨走的時候,曾雲風給蕭峰一塊令牌說道:“如果你對我這幾天所說的東西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拿著這個令牌去遼國屬地的地方去找我們慕容商行。這位慕容商行的負責人會幫蕭兄你你手下的這些人逐漸富足起來,過上好的生活。”

“至於怎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要問問你手底下那些文官。尤其是那些讀過書的文官,他們才知道怎麼樣才會將一個地方治理好。怎麼樣才會讓一個地方百姓過上好日子。”曾雲風說完上馬回程前往珍瓏棋局的擂鼓山。

曾雲風和王語嫣騎著兩匹馬緩緩的上路了。

而後面看著這兩人背影的蕭峰若有所思,他沒有想到這位江湖豪傑慕容復胸懷是如此的寬廣,看到的是整個天下。而蕭峰自己自以為不如他,他曾經看到的只是宋朝的天下,他看得太狹隘。

蕭峰見到的遼人殺宋人,宋人殺遼人這些事情這種事情實在太多了。

等他從宋國來到遼國之後,等他的身份從漢人變成契丹人後,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蕭峰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看得清楚過。他的身份變化也讓蕭峰感受到的不一樣境遇。

他在宋國當丐幫幫主時,他是漢人的大英雄,他在遼國當南院大王時,他是遼國的大英雄。但大英雄都有一個目的,也就為了一個目的奮鬥,那就是維護這些可愛的百姓,讓他們平安的生活。

除了這些,其他的都是不重要的,什麼快意恩仇,什麼佔領土地,什麼野心?與這比起來,都顯得不值一提。

這世間的老百姓都活得很艱難,只求平平安安的活著,沒有更多的要求。如果再有,那就是活的富足一點,吃的再飽一點,穿的再暖一點。

曾雲風和王語嫣離開了遼國,前往擂鼓山參加珍瓏棋局。其實曾雲風不太想和這個所謂的逍遙派打交道。因為這裡面的人也沒幾個正常的。

曾雲風又不想要那70年的所謂的功力,對於曾雲風來說,功力多了沒有用只有突破了先天境界才有用,太多的功力只會讓曾雲風卡在那裡,半天動不了。

曾雲風的功力足夠了,足夠他在這個世界上橫行,甚至曾雲風還想後面和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甚至還有少林的掃地僧和他們進行切磋,才能讓曾雲風的武功真正的提高。

而現在的蕭峰還差了一籌,也許日後的蕭峰,才是真正的厲害。

可是珍瓏棋局還有一段時間,曾雲風決定先回到燕子塢,與王語嫣先行完婚。省得回頭自己的便宜老爹回來,又有很多麻煩。

曾雲風的婚禮自然請了很多江湖中的豪傑,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請。曾雲風儘量請自己跟自己熟悉的人,其他人就暫時不請。

最後來的大多是燕子塢以及江南武林的一些人士,曾雲風連少林等門派都沒有請,即使很多人都想來參加姑蘇慕容的婚禮,但是曾雲風覺得,這些人並不是真心誠意來慶賀婚禮,只是來沾一沾所謂北喬峰南慕容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