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三章 羊毛的戰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糧食產量取決於什麼,取決於耕牛的多少以及人力的多少,其次就是老天爺到底有多喜歡你這個地方,給不給你下雨,不給你下雨你也是白搭。
而糧食多了,地方的人口自然就多,考核的時候,當年的功績考核自然也就好,再其次糧食多了地方上就不會容易出現問題,而經濟也就繁榮了,地方上的官兒也就有錢了。
這種事情各個地方當然歡迎曾雲風的商號來到這裡來行商,而且曾雲風商行來到這裡來,曾雲風商會帶來大量的商品,包括這些歡迎最歡迎的美食和美酒。
“公子,為什麼你還要把商路開發到偏遠地區啊?”阿南疑惑的問道。
“阿南,你思路要開啟,我們賺的不是一筆錢,而是很多筆錢,我們現在是要把控渠道,控制技術,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曾雲風點撥阿南說道。
阿南這個人是有經營頭腦的,但是人太圓滑,也不好。
宋朝的官誰也不想到這些窮鄉僻壤的地方去做官。
蘇軾這個人就屬於最倒黴的,被一貶再貶,都貶到瓊州了。
現在這瓊州地方上為什麼很多官員不願意去就是因為落後啊,買東西都沒有地方,有錢但是沒有東西賣,什麼都買不到,生活當然過得落魄了。
想喝酒,不好意思,沒酒賣,想聽戲,不好意思,這裡面沒有。想去青樓,不好意思,這裡都是歪瓜裂棗。
在東京汴梁城吃過好菜,到了地方吃的差的離譜,這些讀書人當官當的還有什麼意思,這些出來當官還是要求的,就是要過好生活的。
這些出來當官的就是因為“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幾句話,大多人當官不是每個都有巨大抱負,就算有,也要讓別人吃好,喝好,生活好,為了抱負幹劈情操,總不是長久之計。
兩年的時間,讓曾雲風走遍了大江南北,從遼東到庫頁島,從西夏到西域從吐蕃到大理,從大理到到瓊州,曾雲風的足跡可是遍及在這個大宋中原世界的大部分土地了。
在這個東亞的大陸上,曾雲風自己幾乎看遍了風景。
而曾雲風每一個足跡到的地方,慕容商號的旗幟都插到到每個地方,而曾雲風最大的計劃就是走商貿,具體來說是海洋貿易。
曾雲風從大理國回來之後,曾雲風最主要的是從大理帶來的大量的木材。
曾雲風到了臨安,在杭州灣買了港口和船塢,建造了大型的商船用於出海。這些大型商船曾雲風還沒有開始建造,目前就只有買別人的船。
先期將這些航線都跑通,跑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遼國高麗以及東北四島國,其次就是琉球。
濟州島也被曾雲風用大價錢從高麗王的手裡買了過來,雖然現在這裡只是一個開發不完全的地方,其實曾雲風根本不必買,曾雲風早就暗中控制了這個所謂的耽羅國,這裡很快就會成為曾雲風慕容商行的一個最大的海外基地。
“公子,你為什麼要從高麗王手裡買一座荒島?”阿南問道。
“你呀你,眼界太窄,這個日後的商路,一定海貿非常繁榮,這個耽羅國就是橋頭堡。”曾雲風說著用玉簫敲了敲阿南的腦袋。
朝中有人好辦事,兩年的時間,讓曾雲風在遼國宋國以及高麗等上層人士中建立了大量的關係,所以買一座濟州島個措施很快就被達成了。
而曾雲風也及時開始施展手段,從不同國家吸納一些災民。
每年的老天爺都會給這些地方降災,老天爺就是看有些地方不爽,不是洪水就是旱災,總是讓一些地方的人妻離子散,總是有一個地方的人逃出此地,曾雲風就幹這種販賣人口的事情,也不能說是販賣人口。
曾雲風是將這些人運到濟州島來開發土地,等到他們想回去的時候就放他們回去,可是要知道,來到濟州島這些地都是白送的,百姓辛辛苦苦種了幾年,這些田地就歸百姓了,百姓會跑回自己的老家嗎?
他在這裡已經生兒育女,甚至把女兒和孩子都已經接來了,在這裡安安生生地住下去,這裡幾乎沒有什麼稅負,曾雲風只是象徵性的收一些稅,這些百姓有什麼理由離開這裡呢。
曾雲風不僅在這耽羅國買了島嶼,還在遼東買,將遼東的皮島,大小長白島,鹿島,長山列島,這些遼東周邊的島嶼都被曾雲風買了個乾淨,還有琉球的澎湖列島,赤尾嶼。
這些島嶼都會作為慕容商行海貿的駐紮點,這一條線的海域,海島幾乎都被曾雲風買了個遍,有些買不了的當然都是以租借的名義租下來,這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讓曾雲風很快有了大量的土地用於發展。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