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雲風知道的是,後面大清政府的軟弱肯定會讓這些武林人士受到極大的傷害,所以曾雲風聽到食為天武林人士聚集這個訊息之後,立刻透過渠道告誡這些人,這些洋人很可能會捲土重來,給他們算後賬,讓他們小心點。

到時候,這些人武林人士面臨的可就不僅僅是洋人了,而且有清政府,不怕縣官,就怕現管。

洋人雖然比清政府厲害,但是清政府是他們頭上的頂頭上司,對他們知根知底,到時候要在背後捅他們一刀,誰也受不了。

訊息傳出後,在食為天的武林人士擺酒席慶祝殺洋人的事情漸漸消失了,只不過演變成了江湖勢力中的門內武藝切磋交流,最後演變成交流會,後來發展成弟子出師的試煉。

殺過多少洋人,是怎麼殺的,怎麼躲避火炮,怎麼躲避偵查,怎樣潛行偽裝,江湖人把他們這些技能和方法留了下來,傳承了下去。

以至於很多這些武林人士的弟子從軍後都進入了特種部隊,他們在那裡如魚得水。

實踐出真知,如果沒有做過這件事情,怎麼知道這些事情該怎麼做,雖然這些洋人的洋槍大炮很厲害,但有些也被這些江湖人士幹翻。

江湖人對洋人作戰樹立了強烈的的自信,因為他們開始發現,洋人只要在槍打過之後的一段超短時間內,對於這些江湖人士的近身戰鬥根本沒有反抗能力,只有那種連珠槍對他們的威脅最大。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武林人士當然不怕這些洋人,洋人在單挑生死搏鬥的情況下,還不一定能打過他們。

尤其是這些江湖人士自己手上有冷兵器的時候,近身戰鬥這些洋人對他們的威脅直線降低。

這些武林人士的優勢就是動作靈活,而江湖人士的各種奇門武器也是百花齊放。

中原這些武術並不是沒有作用,只不過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而已,像這種冷兵器戰鬥,這些歷盡了戰場考驗所流傳出來的武學,也並不一定就比外國人的差。

但是論體力和力量是這些武林人士的劣勢,跟這些聯軍尤其是白人軍隊拼力氣,武林人士要吃虧更多。

在十月份,大清國的西宮太后搖搖晃晃的帶著她的大批人馬和儀仗以及滿朝的大臣從西安迴轉京城,當皇帝坐在京城金鑾大殿之上,心裡一番空落落的,因為這座宮殿也是空落落的,很多東西都被洋人搬光了,連紫禁城裡面救火用的鎏金銅缸都被被颳去鎏金。

這些東西也不能完全說被洋人搶走了,而是絕大部分落到曾雲風這些人手中。

“真是好東西啊,雍正乾隆這些皇帝真是做了好事情,收了這麼多東西。”曾雲風對著手裡的仕女圖愛不釋手。

“可惜,洋人這幫孫子,好多好玩意都給他們糟踐了!”佟榮說道。

“佟榮,把這些這些東西好好地儲存,這些沒條件好好儲存的,找些可靠的人流出去放在他們手裡,他們之間怎麼傳都沒事,但是不能給洋人。”曾雲風嘆了口氣說道。

曾雲風把這些東西存在一些地方藏起來,只有一些書畫類流通在市場上,因為有些東西沒辦法長期地儲存,只有在一些愛收藏品的收藏家的手上才能真正的好好的儲存下去。

如果放在庫房裡,放在地窖裡,很快這些東西都會腐爛長黴,只有放在懂得欣賞的人的手裡,才會妥善的儲存它。

既然清政府不在乎這些玩意兒,那麼曾雲風就全部接收了,以後搞不好還可以開個博物館,面對這次八國聯軍的戰爭,慈禧太后整個人都已經懵了,要知道,這已經是不是第一次慈禧倉皇的從京城逃走了,回來之後家都給搬空了。

這一次損失的不僅是圓明園,整個皇宮都快被要搬空了,而整個大清國滅亡的壓力一下子壓在了慈禧太后的肩頭,雖然慈禧太后是釋出了所謂的宣戰命令,但是慈禧她也告訴諸多王公大臣,不能說她是結束了清王朝近300年統治的人,

慈禧不想擔亡國的責任,也不想被歷史留名,年老的慈禧自己對於這樣的事情是很怕的,可越是怕越是會發生。

最近京城好像也很快恢復了元氣,這次的事情讓整個民族都看清了現今清政府的面目,沒有人會再相信他了,清政府猙獰的面孔掩藏不了他的惶恐和不安。

清政府在對外戰爭中什麼都不是,早已經失去往日的威信,而慈禧太后沒有了這些漢臣實際的支援,軍事的衰弱讓她在洋人面前說話沒有底氣。

剩下的這些滿人大爺,都是真正的大爺,都已經養廢了,打仗的時候,除了會拼死一戰,其他的他們也不會幹,真的如歷史上說的,臨陣一死報君王,有氣節,無能力。

沒有出乎曾雲風的預料,大清國的最後還是和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個條約還是李鴻章籤的。

“館主,為什麼朝廷贏了,還要籤條約!”狄倫問道。

“你覺得贏了嗎,我覺得輸了,還輸得很徹底。”曾雲風無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