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制改革?”

“對,就是這個。”

“那這不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嗎?”

“但這個東西確實對電影有很好的……”

“哈哈……我只是這麼說,彆著急,你覺得可操作性有多大。”

“領導,其實已經有一些個發達地區的影院在自發的建立一些小的聯盟,把他們看做院線也沒什麼問題。”

“哦,詳細說說。”

“比如東北,還有長三角,這些先進的發達地區,有許多影院已經自發的在搞一些變化,至少,比什麼都不做要來的好。”

“嗯……這個情況很好,你的彙報很有價值,給我的感覺是,就好像當初的小崗村。”

“那,那太好了!”

……

巖田武對自己跟韓三爺講的東西,他是有一定信心的。

不然,這貨也不會總是喜歡當什麼教師爺。

事實上,做生意的都不是傻瓜,開電影院的老闆也不會坐以待斃,大家會想許多辦法來增加收入。

就算是有一些電影,其實是屬於軍產等等的,那甚至都會開設遊戲廳或者錄影廳。

這些事情,如果讓他們上級知道,那肯定是要批評的。

但是,真的不犯法。

確切的說,是當下並沒有相關的法律能管這些事情。

簡單而言,就是社會的發展太快了,許多相關的法律完全跟不上。

這種情況很正常,而且,這種情況還有一個好處。

不是有那句話嘛。

黑貓白貓論。

對吧。

另外還有一句話,摸著石頭過河。

那麼,到底怎麼摸這個石頭,怎麼過這個河呢?

跟以前不一樣,對於一些個新的事物,或者新的方法出現,並不會一棒子就給打死。

而是先看一下這個事物的發展情況,看看這種新手段,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是好了還是壞了。

如果好了,那就推廣。

如果是不好,那就趕緊剎車。

當年小崗村就是一個典型,至於後來……現在的院線制也是如此。

巖田武記得很清楚,當下就有一些電影院在蠢蠢欲動,許多老闆是真的沒辦法憋的不行。

就這方面的情況,電視臺都有所報道。

央視曾經搞出來一個專題節目,就是在講電影院的生存狀況。

說白了,其實大家都能看的出來,這個領域裡實在是差國際或者乾脆就是美國太多太多了。

但,央視的那個電視節目是幾年後搞的,裡面著重說了《泰坦尼克號》的事情。

嗯,這部電影為什麼在當時的中國能取得那麼高的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