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部電影就只是以一種節奏在推進,在發展情節。

那麼,就算是這部電影把這種節奏控制的很好,那這部電影也很難成為佳作。

就好像喜劇的核心是悲劇。

這句話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甚至不光是電影,很多文化作品都是這樣的。

就好像文學。

文似看山不喜平。

情節的本身,就需要跌宕起伏,就需要波濤洶湧。

而喜劇也是如此。

一味的搞笑過去,這固然也是可以的。

但,這也是一種‘平’。

黑澤明其實也喜歡讓人一直髮笑的作品。

笑一笑十年少,誰會拒絕呢?

可是,如果想把一部電影昇華。

就必然要讓‘平’變化一下,出現波瀾,這才能讓電影更加好看,也更加的有深度。

這部《菊次郎的夏天》才可以稱為經典。

那麼,這個變化會在什麼地方出現呢?

黑澤明畢竟是電影大師,他其實一早就有了判斷。

一定是在正男找到他媽媽的那個時候!

沒錯,一定是在這裡。

黑澤明絕對沒有分析錯誤。

可是,現在困擾電影大師的是這個問題。

要怎麼來處理這一段劇情呢?

怎麼樣才能拍好,正男見到媽媽的這一段呢?

看上去很容易,但實際上這裡非常的難。

甚至,完全可以說是這部電影最難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銀幕上劇情的發展。

黑澤明越發的期待了!

……

終於,正男要見到自己的媽媽了。

在菊次郎以及小女警還有大家的幫助之下……跟搗亂也沒什麼兩樣。

正男來到了他最為期待的地方。

他之前做夢都做了好幾次。

雖然噩夢中也會出現那個hentai老頭,可是更多的還是出現了媽媽的樣子。

現在,正男真的要見到她了。

這是一條鄉間的小路,而小路的盡頭,便是媽媽給自己的地址。

能隱約間看到媽媽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