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應該怎麼表達導演自己的想法呢?”

身處威尼斯電影節頒獎儀式現場,剋日什托夫卻想到了之前跟巖田武的相遇。

二人交談是用的英語,這讓兩個人都有些不太自在,可是,談電影就輕鬆的多了。

電影裡的許多詞彙,英語跟法語是相通的。

既然兩人的電影都來參加這次的威尼斯電影節,那麼,問出這樣的問題,也實屬正常。

甚至,就這種問題本身,若是一般的愛好者聽來,會非常的驚訝。

就這樣的問題還用問嗎?

可有時候是這樣的,看似簡單的問題,看似初級的問題,其實更是複雜。

就好像物理或者數學方面,有許多非常基礎的定理跟公式,但想要解釋就很難。

比如,1+1=2。

還好,二人畢竟是搞電影的,他們無需做大量的演算,也沒必要那麼的嚴謹。

各抒己見就好。

巖田武的答案非常簡單。

“電影永遠也脫離不了現實,我很堅定這一點,所以,無論我要表達何等自己的想法,我都會基於現實。

也就是說,從整個的大環境出發。”

面對這個答案,剋日什托夫點了點頭。

“我十分同意基於現實這一點,也十分同意,電影不能脫離大環境。

但是,表現的形式呢?

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就要把現實的東西,直接搬上大銀幕呢?”

聽到這裡,巖田武大概也是想明白自己的意思了,所以,他笑了起來。

“我的看法比較古怪,我覺得,如果可以直接搬上大銀幕,那實際上是最好的。

只不過,我們無法做到這一點,我們當然就要進行一番藝術上的處理。

我敢肯定,我們其實是無法還原那些真實的。

而且,我還肯定,現實其實是比電影還要誇張的。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儘量貼近現實。”

他說的很有趣,也很有道理,剋日什托夫其實也是認同的。

但,有些話得說。

“我想,巖田先生一定是明白我的意思,可有時候,我們這些導演,不應該做一些高階的工作嗎?”

巖田武當時點點頭,“我也認同你的說法,可是,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問題就在於,電影這種藝術,到底是應該高高在上,還是應該跟普通人緊密結合在一起。

我首先得強調,我當然不認同把電影拍的十分淺顯來取悅那些,對電影理解有問題的人。

電影還是要做一些有趣的東西,不能讓人看不懂,可也不能讓人看的太簡單了。

但,把一些象徵做的太深奧,把自己要表達的東xz的太深了,讓人看後很難懂,那就不太好了。”

剋日什托夫在聽了這一番話後,他臉色不是很好看,而且,他也十分的驚訝,甚至,他馬上就不由自主的問了一句。

“難道巖田先生已經看過了我的那部《藍》?”

這個問題十分的自然,但也非常的關鍵。

巖田武當時的表現有些略古怪,可還是給出了一個不錯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