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那是瘡疤(第1/4頁)
章節報錯
為什麼想到了《無人知曉》呢?
這部電影,或者說這個原型的故事,本身是一種傷痕。
如果從一個比較大的角度而言,巖田武之前所拍攝的黑幫片,那也是一種傷痕。
是日本這個看上去繁華非常,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霓虹輝煌的表象,隱藏之下的瘡疤。
好吧,巖田武承認,這個靈感就來自於《霸王別姬》。
因為這部電影也是一道瘡疤。
在這個年代,傷痕這個詞兒,在我們中國的文藝界裡面是有特指的。
就是指那段時期。
有文學,有電影,有電視劇,還有許多東西。
這種情況實在是無法避免,因為那個時期是存在過的,也確實是造成了一定的‘傷痕’。
《霸王別姬》雖然不是完全的‘傷痕’,但這部電影在一段時間裡被禁,實際上就是因為涉及到了那個時期。
其實,也不光是這位陳導,便是張一謀,或者當下其他許多國內知名的導演,都繞不過去這個時期。
這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確實應該反思。
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到。
那就是反思到一種什麼程度?
在某些人那裡,反思成了一種強大的包袱。
這個包袱壓垮了他們,讓他們有一種永遠甩不開去的沉重,直接導致了一種絕望的心理。
就是國外全都是好的。
國內就是不行。
能跑到國外,那就趕緊去。
或者簡單一點,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產生這樣的心理,這確實是有一定的外部因素,那個時代的情況確實有些不堪。
但,也有人雖然反思,可卻將這包袱放下了。
放下之後,繼續前行。
前面的路也是未知的,未來到底如何,沒人能真正預料到。
可儘量避免那個時代的錯誤,這對未來的路,是有利的。
而且,如果細看的話,那個時代並非全都是錯的。
甚至有人評價過,那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民主的時代。
所以,如果只是講如張一謀或者陳大導這樣的人物,就是壞的。
那確實有些偏頗了。
馬恩導師以及教員其實都告訴我們,看事物要看兩面性,不能只是看一個面。
巖田武並沒有經歷那個年代,所以,他原本也沒有什麼包袱,但他知道,應該以史為鑑。
而當下中國電影圈內發生的事情,他已經是一個外人,確實不好多做評價。
當然,他是個非常堅定的,向前看的一個人。
他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
他看過,他還看過後來的國外有多麼的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