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種恐怖片還是不穩啊。

而東寶那也是聰明的,他們有辦法呀。

正好,這次的《忌日快樂》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就是美國版。

恐怖片在美國就當下來說,也是比較小眾的,可是,畢竟這個型別在美國還有些火。

《沉默的羔羊》不是在奧斯卡上大獲成功嗎?

那這次,如果巖田監督的《忌日快樂》能獲得美國影評人以及美國電影發行商的認可。

這不就是一種保證嗎?

山內這個傢伙來美國,就是來……

等一下,這叫什麼?

美國好萊塢的認證?

簡單點兒。

美帝的認證?

我巖田武的電影還得拿到一個美帝的認證?

想到這裡,巖田武不禁哭笑不得。

可這個認證是東寶想要的,就隨他們吧。

……

山內一直都是東寶的保守派,而當下的經濟局面,讓他這個保守派十分頭疼。

竟然要搞什麼《哥斯拉大戰機械哥斯拉》?

知道這部電影要投資多少個億日元嗎?

這可都是錢!

能從票房裡賺回來嗎?

真是一群雜修!

雖然心裡這麼想著,可是,山內的目標依舊是為東寶賺錢。

這次來美國,他也做了準備。

美國這邊的電影市場跟日本有相當的不同,雖然也是有許多裙帶以及人情關係。

可是,一部電影能否上映,還是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式來進行評估的。

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就是電影在上映之前,搞一些點映,或者看片會。

看片會大概會邀請許多媒體記者,專業的影評人,以及普通觀眾。

根據電影的分級,這些人的年齡會做特別的安排。

比如不適合小孩子的片子,當然就不會找小孩子嘍。

但,恐怖片呢?

其實,大部分的美國恐怖片是根本沒有機會搞什麼看片會的。

因為這些片子是B級片,本身就不一定可以在正規的影院上映。

甚至,就算是取得了上映的機會,那也是半賣半送,電影票是跟A級電影票連在一起的。

有趣的是,也有很多影迷,就是因為B級片而去買A級片的票。

這個情況真的存在,因為有時候就是為了獵奇才去看那些恐怖片的。

有人好這一口。

山內可以說,他是做了相當的功課,這才來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