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能清楚的看出來,他因為信治的離開,而有些自暴自棄。

為什麼北野武會這麼拍?

而且,無論是小馬還是信治,他們兩個人後來都有發展,都有種種經歷。

可唯獨沒有一個重要的經歷!

戀情。

至少在電影裡,他們倆就沒跟女人發生過什麼。

甚至就算是在咖啡館裡面,看那個好學生泡妞,他們也只是起鬨而已。

確實,他們去看那種小電影,可更多的是一種對未知領域的好奇,以及調皮搗蛋。

縱觀整部電影,他們倆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跟異性的感情故事。

北野武為什麼要這麼拍?

在巖田武看來,這很可能就是一種暗示,暗示著這兩人,其實才是……cp。

應該說,這個想法確實很大膽,但巖田武卻又忍不住往這個方向來思考。

甚至,他把原本電影裡的角色還給做了個修改。

他把小馬換成了信治,信治換成了小馬。

本來當跟班的應該是信治,小馬才是那個校園小霸王。

但,巖田武覺得,從名字的角度而言,小馬這個稱呼明顯不夠霸氣。

而且,就從他們二人的互相關係而言,以及開頭總是騎車載人這個舉動來說。

小馬騎車,不是更順一些嘛。

這個細節並不重要,關鍵的還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微妙關係。

確實,巖田武也承認,原本的電影裡面,更多的還是那種北野武特有的‘孩子氣’。

這部電影的真正名字,就叫做kidsreturn。

無論是日文還是英文,其實都是這個。

有人翻譯成浪子回頭。

這些都沒錯,都飽含著北野武的那種個人經歷以及情感。

他應該是想拍出,青春期孩子的那種迷茫跟長大之後,略帶悔恨,卻也只能繼續面向現實的心理變化。

但是,小馬跟信治兩個人之間的情感,真的就這麼簡單嗎?

巖田武不認為只是這麼簡單而已,北野武分明做了許多的暗示。

巖田武甚至可以進行大膽的推測,這兩個kids之間的關係大概應該是這樣的。

按照原本電影裡的情況,小馬是跟學校小霸王,而信治是跟班。

小馬他其實是個正常的孩子,也許這小子有些二逼,有些過於活躍,可他自己並沒有那方面的傾向。

可是信治不同,他其實是喜歡小馬的,只是他沒辦法表達,於是乎,他只能這樣做。

不斷的追隨著小馬,跟著他做各種他喜歡的事情,至於自己喜歡不喜歡,那不重要。

就好像拳擊。

這本來也是小馬喜歡的東西而已。

只不過,信治在擊敗小馬之後,他迷茫了。

他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或者,會不會是這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