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電影的拍攝而言,就拍攝的工作安排而言,這也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是按照劇本的情節來拍,也就是說,以故事的發展來作為拍攝工作的順序。

這種其實是比較老派的做法,但許多大導演也很喜歡,因為這樣拍會讓他們很有節奏感。

畢竟大導演自己也負責寫劇本,節奏一出來,自然拍的爽。

而且,這樣拍出來的電影,許多都是古典又有藝術性的,所以,有人叫古典拍攝手法,有人叫藝術拍攝手法。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國內的凱哥跟姜汶,他們倆就很喜歡這麼拍。

這麼拍的缺點就是比較費錢,因為需要很多的轉場,而且,不可能一天就拍完嘛,為了不穿幫,還得把‘接戲’這個工作給做好。

接戲,就是把上一場戲裡的種種東西延續到下一場,就是接著上一場的戲往下拍,比如裝飾,比如各種道具盡最大可能保持原樣。

這很考驗道具組的實力,就算是大製作也經常出現一些小的穿幫鏡頭。

而另外的一種,那就是商業性的拍攝手法。

同一個場景之下發生的劇情,我能拍多少拍多少,轉場較少,接戲的壓力也不大,儘量把多場戲放在一個工作日裡。

優點是成本較低,拍的速度比較快,但很考驗演員的功底。

畢竟他們在一個地方,情緒可是不一樣的。

而這種跟上面的關鍵不同就在於,不是按照劇本的情節來拍的。

甚至可以說一句,導演想拍什麼就拍什麼,我第一天開機,把最後一場結尾給拍了,那也是他樂意。

其實,就當下的電影工業而言,商業拍攝手法已經是非常普遍了。

省錢嘛。

巖田武對這兩種拍攝的法子嘛,他算是比較中立的,並沒有特別的喜歡哪個。

但總體而言,他大多時候用的是商業的拍攝手段,特別是,以前的那些走路的鏡頭……哦,就不提這個了。

現在,《速度與激情》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爆米花片子嘛,當然就直接商業的拍了。

而且,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之前跟基努裡維斯探討過的海耶克,人家不來。

還沒多大名氣呢,就刷大牌?

你以為你很大嗎?

這個……好像確實很大。

算了,不提大這件事了。

於是乎,巖田武就只能再物色演員,在報紙上遍發英雄帖。

而且,就只能先拍別的戲。

關於多米尼克妹妹的這一段,就先放放吧。

事實上,之所以他先去找基努裡維斯,就是因為他需要一張帥臉。

能讓多米尼克的老妹一見鍾情,並且幫物件勝過幫哥哥。

巖田武需要一個漂亮的姑娘,跟基努裡維斯相比,雖然不一定贏,可也得能打個有來有回的。

另外,那就是血統,不能是那種血統純正的白人女子。

文迪塞爾這個傢伙他一直以來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好吧,在美國這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

但肯定有拉丁血統的。

現在!

詹妮弗安妮斯頓的出現,巖田武眼前一亮。

之前怎麼忘了她呢?

這個美國甜妞,這個《老友記》裡面眾星捧月的瑞秋,她現在還只是剛剛涉足演藝圈。

而且,她真的不是一個白人姑娘,十分合適自己這部電影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