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有淚也有歡笑的電影,但能獲獎嗎?(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一幕為何不放在電影正片中呢?
哦,大概是最後的收尾,男主角的死太突然了吧。
文德斯他知道自己的心情已經被這部電影的導演所掌控,可是,掌控就掌控吧,這真的是一部好片子。
這麼說來,這部電影絕對是依靠其高質量而入圍的!
文德斯真是為法國的電影節,操碎了心。
必須要強調一下,今年的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真個來頭不小。
除了文德斯之外,還有一位特別引人注目的大導演。
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他出生在波蘭,而現在是法國國籍,今年還不到五十歲,但他已經是電影大師了。
去年的《殺人短片》獲得了評審團獎,而在83年的時候,《影迷》這部電影拿下了莫斯科電影節的最高獎!
雖然,莫斯科電影節的名氣比不上歐洲三大跟奧斯卡金球,可是全球的電影人心裡都很清楚,蘇聯的藝術水準是非常高的。
這位已經禿的一塌糊塗的電影大師,此刻面色凝重。
沒人能看出他的情緒來,而事實上,他在內心思考著一個鏡頭。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之前幾乎所有的鏡頭,都是把人物放在了畫面的正中。
而只有茂死前,他一個人帶著衝浪板去衝浪。
他是走進了鏡頭,又走出鏡頭。
顯然為之後茂的結局做了鋪墊。
這個巖田武,是個高手!
評審團裡還有一位歐洲知名的音樂大師,喬治·狄耐許。
他的電影配樂享譽全球,到目前已經拿到了4座奧斯卡小金人。
在狄耐許的心中,他的一生之敵是一個叫莫里康內的義大利。
好吧,就算是狄耐許也承認,莫里康內真的非常厲害,他不光高產,而且總是能震撼世人。
莫里康內最著名的是‘大鏢客’三部曲配樂,特別是第三部《黃金三鏢客》結尾的那一段,配合著圖科(醜賊)瘋狂的在陣亡者墓地裡奔跑,試圖發現傳說中的寶藏。
即《td(黃金狂喜)》。
這被許多人評價為影史第一。
但現在,狄耐許又發現了一個‘敵人’!
這部電影的配樂太棒了!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很明顯是一部安靜的電影,那麼,如何給一部安靜的電影做配樂呢?
至少,不能打破這安靜,但音樂就是有聲音的。
狄耐許自認他來做配樂,恐怕也很難,至少,不會比現在這個更好。
這配樂與電影本身,簡直是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