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這邊的廢棄車輛數量極少,雖然這幾天在部隊戰士們的努力下,透過搜尋和維修等各種方式弄到了幾十輛各式車輛,可對於四千多人的他們而言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一旦要進行遠距離遷移,基本上只能靠步行前進。在天氣如此惡劣且保暖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徒步前進是極為危險的行為。

此外,工廠的臨時基地這邊現在還有著大量的物資,包括食物和武器彈藥,缺少足夠交通工具的情況下也難以全部帶走,必須捨棄很大一部分。

這對於現在糟糕的情況無疑是更加雪上加霜。

除了這一選擇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便是在南溪市範圍內另選一處比較合適的地方,遷徙距離較近,要付出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也就相應會少很多。

但這選擇同樣極具風險,因為沒人可以確定,這樣的方式能不能有效的避開喪屍群。

若是這二十萬屍群一直都鍥而不捨的追逐著他們,重新躲回到南溪市反而是自投羅網。

趙慶澤提出這兩種可能之後,便看向其他高層,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回饋意見。

然而良久之後,會議室內依然是一片沉默。

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願意表態。

沈白的眉頭微微皺起。

現如今的情況,對於臨時基地的倖存者們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坐在這裡討論這種無意義的事情根本就是浪費生命。

趙慶澤應該也明白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

沈白抬頭看向趙慶澤,卻發現對方正在看著自己,眼神中包含著某些資訊。

這一刻,沈白明白了趙慶澤的想法。

其實,事情發展到這種情況,他們已經沒得選了。

無論是選擇遠離南溪市,還是重新進入南溪市,對於這四千多幸存者而言,都是風險巨大,並且十有八九都會出現重大傷亡的選擇,他們已經山窮水盡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選其實已經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沈白要怎麼選。

若是他選擇漠視旁觀,那這四千多名倖存者便很難存活下來。

但如果沈白能選擇出手相助,他們就有機會活下來。

趙慶澤這次會議,並不是為這些高層們做決策開的,而是為了沈白要怎麼做決定而開。與此同時,他也給予了沈白的選擇足夠的尊重,這一點從他始終沒有開口請求沈白便看得出來。

若是趙慶澤開口請求沈白出手協助,那麼沈白便只有兩個選擇,同意或是拒絕,毫無迴旋餘地。

但是現在不同,沈白的選擇從同意還是拒絕變成了開口還是沉默,雖然結果還是一樣,但性質卻截然不同。

趙慶澤很清楚,支援四千多人代表著要付出什麼樣的投入,雖然從趙妮娜那裡也多少了解到沈白現如今的資本,但這並不是沈白理所應當出手幫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