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優秀的模仿者(第2/3頁)
章節報錯
達奚武忍不住懟了劉益守一句。看到賀拔嶽眼神不對,又把想說的話憋回去了。
“出去有兩種辦法,第一個是讓城門官查不到,第二個嘛,就是讓城門官都不敢查。你們覺得,哪一個更好?”
劉益守環顧了一週問道。
“當然是不敢查最好。只是,現在這道戒嚴令,城門官不敢查的人極少,除非是…胡太后的親信,而且是不敢得罪的親信。”
陳元康若有所思的說道,大神就是大神,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所以,你們看,我這個胡太后的面首,合格不合格?”
劉益守微笑著說道。
誒?這樣也行麼?
“做面首?虧你想的出來,那你怎麼從胡太后那裡脫身?還不是會牽連我們。”
達溪武又說了一句,不過這次,所有人都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看著他,於是這位出自六鎮,弓馬嫻熟的棒小夥,瞬間就不說話了。
“我們一行人,假扮是胡太后的面首,然後從離白馬寺最近的一個門出城。”
連元雍都很滿意劉益守的相貌和氣質,那說明這一位要忽悠並不能算是很聰明的城門官,其實問題是不大的。
只是,胡太后為什麼不在宮裡玩,要去寺廟耍樂子,這裡頭可得想好說辭。
眾人都看向陳元康,畢竟,劉益守雖然帥得一塌糊塗,可跟女人親熱的次數是零,他偷女人心不是問題,偷女人身,可從未有過經歷。
而老陳同志,那可真算得上“身經百戰”了。
“都看著我做什麼?”
發現不對勁,陳元康擺擺手解釋道:“你們這都是庶民思維,完全跟不上權貴的節奏。
洛陽的貴婦,而且是最貴的那個,她要去哪裡玩,需要跟一個守門的城門官解釋麼?
如果有人盤問,直接一巴掌招呼過去,然後接著拳打腳踢。等他們的上級來勸架的時候,再不陰不陽的威脅一番,最好是說要保密,不然殺你全家之類的。
那樣我們就能穩穩當當的出城了。只不過有個問題……”
陳元康看著劉益守,繼續說道:“益守身上的衣服,太土氣了,而且沒有裝扮。這樣子怎麼能去見太后呢。起碼也得打扮一下。
而且出城的話,馬車也是個問題。”
“不,我們不用馬車,我們抬轎子。”
劉益守託著下巴,若有所思的說道。
“轎子是何物?”
“稍等,我拿根樹枝來給你們解釋一下。”
劉益守在地上畫了個轎子的圖,誰知道陳元康恍然大悟道:“《尚書·益稷》說‘予乘四載,隨山刊木。’大禹自述其治水經過時講的。四載便是:‘水行乘舟,陸行乘車,泥行乘橇,山行乘欙’。這個欙(通雷),不就是你說的轎子嘛。”
北魏起於草原,建國初期,牲畜極多(甚至比唐初那時候還要多不少)。所以人們出行普遍都用上了牲畜,比如牛馬等。
而所謂轎子,在這個年代,就是人抬著的車。雖然洛陽城內很少見,卻也不是沒有過。
“轎子這種東西,只要普通的木匠都會,做一個毫無問題。抬轎子,需要四個轎伕,賀拔將軍他們三人,外加崔冏一人,你們四個負責抬轎。而在下就是坐轎子的人,長猷(陳元康表字)兄負責引路。如此一來,我們這一行人,也算是特立獨行了。”
劉益守的話,賀拔嶽等人似乎沒聽懂,為什麼不要人家檢查,反而要弄得全城人都知道一樣。他們原來待的地方,都沒有這麼多彎彎繞繞的。
“兵法有云,能示之以不能,不能示之以能。明明我們就是有問題的,偏偏就要擺出一副不怕別人查的架勢。然後等真正有人想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展示不給他們查的理由。”
陳元康幫劉益守解釋了為什麼要這麼做。
賀拔嶽緩緩點頭。
出城這件大事,慢慢的分解,將分解後的小事一件件的解決,最後就只剩下幾個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
所謂軍師,辦的也是這樣事情,沒有辦法的時候,能夠硬生生的想出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