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瘦弱的小女孩,端著破碗,燒過的水,遞到劉益守面前。這孩子七八歲的樣子,身子骨瘦小得很,只有眼睛大大的,像是會說話一樣。

劉益守兩世為人,從未見過這麼純淨的眼睛。他將碗接過來,放到老舊的桌案上,摸了摸小葉子的頭說道:“你看,這世道充滿了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對吧。”

“先治好你爹的病,然後渡過今年的年關,明年希望就來了,不是麼?”

小葉子如小雞啄米一般點頭。

“行了,從明天開始,跟著我一起幹活吧,自己養活自己,自己養活你爹,不害臊。對了,以後不要叫叔叔,要叫哥,知道麼!”劉益守總是充滿了樂觀的情緒。

“知道了,哥。”

小葉子乖巧的說道。

劉益守開啟布袋,拿出一袋麵粉道:“去和麵吧,今天做餅吃。現在災民越來越多了,把院子裡的門鎖好。”

小葉子繼續小雞啄米一樣點頭。

“哥,那我去和麵了。”

“嗯,去吧。我去一下聖明寺,晚點回來。”

……

午時以後來到聖明寺,道希大師果然已經等待許久了。

甚至有點急不可耐!

兩人禪房相見,道希大師關切問道:“人救回來了麼?”

“應該還行吧。”

劉益守離開的小農莊的時候,覺得那位恩人大哥面色還算不錯,呼吸也平穩,大概是沒事了吧。不得不說,崔冏這傢伙,醫術確實了得。

道希大師微微點頭,然後就這樣平靜的看著劉益守。

“大師,如今民生艱難,指望施捨來的香火,已經很難了。”

劉益守實話實說道。

“那施主有何良策?”

“我們賣齋菜!”劉益守興奮的說道。

呵呵!

道希大師撇撇嘴,本來想譏諷劉益守幾句,後來還是因為佛法精深,忍住了罵孃的衝動。

如今的洛陽,衣食住行,處處都有佛家的影子。別說是齋菜了,每年宮裡都會進行齋菜大比。你跟貧僧說賣齋菜,我丟你老母!

“施主這想法,有點兒戲了。”

道希大師淡然道。

“大師,是這樣的。當年宣武皇帝還未登基時,某日夢醒,發現洛陽城內佛光大盛,刺目宛若天上烈日。問其左右,又不能見。

於是宣武皇帝獨自微服出巡,來到此處,看到有一老僧搭著個爐子賣齋飯,香飄四溢。”

“只是奇怪的是,飯菜雖然很香,但卻無人購買,哪怕有人路過,都視若不見。宣武皇帝上前問老僧曰:齋飯是否可嘗,為價幾何?”

“老僧曰:齋飯中若吃到銅錢,則無需給錢,銅錢亦可帶走。若是沒吃到,那就得要一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