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世上唯有利益永恆(第1/4頁)
章節報錯
鄴城霸府裡原本給高澄住的那間臥房,被永遠的空了出來,除了必要的打掃外,高歡不許任何閒雜人等進入,包括高洋等子嗣。
這種情況,就像是高澄永遠都住在那間臥房裡,從未離開過一樣。
高洋不知道高歡是怎麼想的,他只是很清楚的感覺到,高歡似乎在疏遠他,哪怕他已經被名正言順的立為世子。
這天夜裡,忙碌了一天的高洋安靜跪坐在書房裡,皺眉尋思破局之道。
高澄之死,將本來打算轟轟烈烈施展開的改革劃上了休止符。他死了倒是輕鬆,卻給還活著的人留下了無盡的爛攤子。
雖然還是有些改革措施被頒佈並實施了,但幾乎都是些不痛不癢,不觸及各方核心利益的東西。
高洋覺得,這樣的力度,還遠遠不夠!
尤其是把黃河以南的土地大量交給高歡身邊的那些老兄弟,分配給他們各自的部族。這樣大踏步的妥協,非常不妥!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懷朔鎮出身的,他們每個人身後,都不僅僅是一個人,甚至不是一家人。
而是數目龐大的一群人!
河北的土地,被河北世家佔了,高歡肯定是拿那些人沒什麼辦法的。
比如說趙郡李氏,在趙郡(河北趙縣)範圍內,整個郡的土地幾乎都是他們家的!
其他的一些河北大族,雖然沒有像趙郡李氏這麼誇張,但也是在當地響噹噹的一呼百應,就是豪橫到了這樣的程度。
河北世家比起南朝世家有個重要特點,就是在他們的老巢,土地非常集中,而且麾下佃戶都被有序的組織起來了。
不打仗的時候這些人就在一起勞作(平原地區好組織),打起仗來他們就是私軍,葛榮當初也奈何不得。
在這些核心地盤裡,某個對應的世家在這裡兵馬錢糧一樣不缺。
若是這些人鬧騰起來,能量極大。類似風土民情,劉益守前世歷史上其實是一直延續到了唐末,並未因為朝代更替而改變。
安史之亂的時候顏真卿在河北為什麼可以組織地方武裝抗擊史思明叛軍,一時間甚至頗有優勢?
這種特殊情況並不是突兀出現的,而是有著深厚歷史傳承。
高歡知道河北不能動,於是把黃河以南的土地拿來酬謝自己身邊的軍功集團。反正是被劉益守打爛了的地方,給誰不是給呢?
高洋原本是想在這些地方屯田的,以滎陽為中心屯田,造一個大面積的產糧區出來。以軍屯養兵,再用這些兵馬深溝壁壘的建立一道防禦南梁北伐的防線。
可惜,高歡忽然插一腳,前功盡棄。
高洋曾經上書說明了在此處屯田的重要性,高歡只當是沒聽到,一直沒有迴音。
“河北世家也好,懷朔親朋故舊也好,都是國家的蛀蟲啊!”
高洋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高澄的死,與李希宗牽扯上了,李祖猗沒來,李昌儀卻來了。
這種欺騙,本身就是對高歡的蔑視,至少也是輕視。
然而,現在不僅是趙郡李氏,甚至連李希宗和李昌儀什麼的,也半根毛都沒掉,當日發生的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
高洋覺得高歡這麼處斷很是不妥,但他畢竟不是高歡,不能越俎代庖。為了保護自己,也要隱藏內心的種種想法與不滿。
他看到了國家的虛弱!還有他老爹高歡苦苦支撐的權力佈局,正在逐漸坍塌!
正當高洋冥思苦想的時候,趙彥深推門而入,手裡拿著一疊紙,滿臉疲憊的樣子。
“事情辦妥了麼?”
趙彥深行禮之後,高洋沉聲問道。
“回世子,已經妥了,這是新鑄五銖錢的樣版。”
趙彥深從袖口裡面掏出一個長條形的木盒子,開啟蓋子,裡面凹陷的木槽內鑲嵌著幾枚精美橙黃的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