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頁)
章節報錯
正當劉益守回建康處理緊急公務的時候,聽聞梁軍有大動作的高歡也沒閒著。
他一方面以天子的名義釋出詔令,徵發冀州郡兵五萬,限期兩個月內整訓完備,然後分批次前往鄴城屯紮。
這些人未必能有大用,但堅守城池還是問題不大的,其聲勢也能嚇住渡過黃河的梁軍精兵短時間不敢攻打鄴城。
另一方面,高歡親自帶兵兩萬,屯紮於安陽與枋頭之間的蕩陰城,以為前驅。
至於枋頭,高歡內心似乎不打算要了,有點想讓枋頭作為試探梁軍實力的工具。
《戰國策·趙策三》曰:“魏安厘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蕩陰不進。”說明蕩陰乃是當時魏國與趙國之間的要害之地。
後有信陵君竊符後入營奪兵權,在蕩陰殺晉鄙救趙。如今蕩陰此地雖然因為戰亂,人口絕大部分都北遷到鄴城避難,早已不復當年的盛況,但戰略地位依舊非常重要。
這裡是枋頭前往鄴城的必經之路。有一條東西流向的河流以為依託,可以防守陣線。
至於救援河內,呵呵,高歡從來都沒想過!河內郡的最大作用,是釘在洛陽北面,擋住上黨那邊衝下來的軍隊。
但它並不是鄴城的門戶,而且離鄴城的距離也比較遠,補給線比洛陽到河內郡之間的距離長了很多。
如果高歡想跟梁軍在河內互相角力,最後誰會把誰耗死,還真就兩說!
蕩陰縣因有水微溫,後又被改為湯陰縣。高歡屯紮蕩陰縣後,並未急於進軍枋頭,而是命高市貴整軍,他自己卻不假思索,但又出人意料的開始了
“溫泉之旅”!然後帶著親信部曲,前往鄴城以北不遠的湯山溫泉療養。
只是每天都讓高市貴送來前線戰報,也並不催促其進軍枋頭或者回撤鄴城。
《山海經》雲:湯山,湯水出焉,此湯能愈疾,為天下最。此時的湯山可是療養的好地方,高歡自從上次河南慘敗後,身體就變得不太好。
為了養生,高歡開始迷上泡溫泉。不得不說,泡泡溫泉確實讓高歡的身體好了不少。
湯山很有名,隋朝時在這裡建立了沙河縣。在縣城以西七十里,孔莊村西北,下有溫泉,亦名湯水。
如今自然不存在所謂
“沙河縣”,湯山溫泉在襄國郡境內,離邯鄲不遠,在邯鄲西北面。當初段韶配合高洋奪權時,曾在此屯紮。
距離渤海高氏的基本盤冀州,已經是遲尺之遙!當然了,高歡除了自己泡溫泉外,他還讓被貶為枋頭太守的孫騰、處理鄴城政務的侍中高隆之等人跟他一起泡,順便讓司馬子如的兒子司馬消難頂替了孫騰的太守之位,讓其負責枋頭的防務。
按常理來說,如果要派人鎮守枋頭,最起碼也應該讓婁昭去換防。不換婁昭,反而換司馬消難這個小字輩,高歡的一系列謎之操作,令人看不明白他到底想做什麼。
更令人害怕的是,高歡在這裡泡溫泉,卻完全不跟冀州的高乾、高敖曹等人打招呼,也不隱藏行跡,到底是想幹啥,非常可疑。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湯山溫泉的位置太靠冀州,高氏兄弟的兵馬,騎兵朝發夕至,步卒兩日一夜抵達。
而溫泉周邊只有驛站和為數不多的民宅,就用一些木柵欄圍起來防止野獸偷襲。
根本就抵擋不住任何兵馬的進攻,如果沒有重兵保護,那麼數百人的賊寇,都會對這裡的溫泉湯池產生極大威脅。
高歡召集一幫人在這裡泡溫泉,難道真的就不怕高敖曹帶兵反水麼?不得不說,這種可能還是有的,並不能完全排除。
……晚春的北方,白天雖然溫暖,到晚上卻依舊寒氣襲人。不過溫泉池裡完全感受不到這種寒意,反而因為身體泡在溫暖的泉水而感覺全身微熱,讓人有種說不出來的舒適感。
高歡眯著眼睛靠在池子邊沿上,如同喝醉了酒一般,火光的照耀下面色微紅,顯得有些愜意和放鬆。
“主公,如今河北局勢詭譎,在此地溫浴,恐變生肘腋啊。”孫騰不動聲色的勸說道。
他就不相信高歡沒看出來這裡其實並不是適合療養,離高氏兄弟的基本盤太近了!
孫騰雖然不小心將高歡的健康狀況暴露了給劉益守,但那次是喝醉酒了意識迷湖不清,而且想來這個資訊,好像也沒有大礙。
本質上說,孫騰並未損害高歡的利益。至少他覺得沒有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