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非常人可以揣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比試結束,兩軍各退三里紮營。堯奮不講其他,帶著其弟堯難宗與堯雄之子堯師入梁軍大營請降,態度非常乾脆堅決。
而劉益守則是在大營中設宴,款待堯奮一行人,斛律羨、韋孝寬、陽休之等人皆出席宴會,一時間賓主盡歡。
酒過三巡,堯奮忽然想起白天的比箭,感覺心中還有塊石頭壓著沒有搬開,有話想說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彥舉(堯奮表字)可是還在想今日比箭之事?”
劉益守將酒杯放下,似有深意的看著堯奮說道。
話都說這個份上了,堯奮要是裝糊塗,那將來肯定會被人看不起。他不說也要說了!
雖然這次交權很順利,也找了個合適的臺階下,但堯奮始終悶悶不樂。倒不是說他被投閒置散了,也不是因為很快上黨郡就會是梁軍的地盤,而是他覺得這次陣前比箭,輸得太憋屈了!
他們本來還可以“輸得更好看”一點的。
“回殿下,屬下確實有些疑問。”
藉著酒勁,堯奮有些倔強的說道。
“噢?那你又有哪些疑問呢?”
劉益守又將酒杯端起,一邊晃盪著裡面的酒,一邊不以為意的詢問道。
“殿下,既然是比試,就要講求公平。為何不能一視同仁,還要耍那些上不得檯面的手段呢?”
堯奮壯著膽子問道。
他這話一處,大帳內熱絡的氣氛迅速冷卻了下來。劉益守麾下眾臣都對堯奮不滿,不過誰也沒開口辯解,都等著坐在主座上的劉益守來解釋這件事。
“彥舉啊,你說我麾下虎賁數十萬,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卻與你約定在羊頭山前比箭術定上黨歸屬。對他們而言,公平嗎?
那個時候,你為什麼不說這是不公平的事情呢?”
劉益守看著堯奮詢問道,一股泰山壓頂的氣勢撲面而來,讓堯奮不敢把心中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想方設法找兩米多高的姚明玩鬥地主,怎麼沒膽子去找人家比灌籃呢?
類似的套路不值一提,辯論的時候,人們時常忽略對自己不利的因素,強化對自己有利的因素。
“兩軍交戰,攻心為上。哪怕不必真的上陣廝殺,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以瓦解敵軍為原則。
本王先賄賂爾朱榮那邊的爾朱世隆,讓他極力勸說爾朱榮出兵上黨,以彌補之前河東之戰的損失。
此舉是斷你後路,讓你首尾不能相顧。然後在信中不經意提出陣前定勝負,讓你走投無路之下,必定僥倖一試,再想辦法引你文鬥比箭。
最後,利用規則裡沒有說明的東西,讓你麾下神射心浮氣躁,消耗他的體力。最後以逸待勞,一次放出多隻鳥,讓沙雕王速射取勝。
這些歸結到一起,不過是兵不厭詐四個字罷了。沙場之人,不用兵法,難道還講那些之乎者也麼?”
劉益守一臉無奈對堯奮解釋道。
本來堯奮思前想後,還處於迷霧之中,聽劉益守這麼一說,他才感受到對方的真本事。
這一切計謀都是圍繞著爭奪上黨而來的。當然了,堯奮也可以對“陣前單挑”這種事情不屑一顧,然後派兵抵抗。
可是,這對於劉益守來說又有什麼損失呢?他準備單挑所花費的資源對於整個大軍來說不值一提,成了一本萬利,就算沒機會用出來,也不損失什麼。
詐騙犯沒有騙到苦主,不過是浪費了一點時間罷了,馬上就可以再出發,世上傻子那麼多,這個騙不到總有願意上當的。
劉益守這一系列套路,就包含了:借刀殺人、步步為營、瞞天過海、田忌賽馬等招數,堯奮這才覺得自己敗得一點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