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短時間內高氏四兄弟應該翻不出什麼浪來。高歡便有心力專心應付南面的事情。

要是不這麼擺一道,等高歡帶兵入枋頭抵抗梁軍的時候,高敖曹等人要是兵發冀州,掏高歡老巢鄴城怎麼辦?這次高氏的人馬在湯山溫泉這裡吃一記悶棍,高乾他們想必也會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了。

不得不說,老硬幣就是老硬幣,老謀深算的高歡這次故意賣一個破綻,確實賺了高敖曹一支精兵。渤海高氏吃了啞巴虧,還沒辦法叫苦。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高氏兄弟的兵馬受挫這件事,不久後就會傳遍河北。高歡寶刀不老的訊息,想必也會不脛而走。

這種招數,比廉頗暴飲暴食證明自己還能打仗可高明多了。

“延興(高隆之表字)啊,明日寫一封軍令,不,你現在就去寫吧,調高敖曹部前往野王,讓他務必守住野王城。”

高歡淡然說道,一點都不顧孫騰與高隆之二人驚駭的表情。

今夜剛剛才把高乾派出偷襲的人全部殺完了,明日就調高敖曹部去野王跟梁軍拼殺……高歡這一手還真不是一般的毒辣!

渤海高氏可以拒絕麼?當然可以,但那等於是要掀桌子,跟高歡同歸於盡了。

刺殺高歡,還不聽調令,這不是翻臉是什麼?那樣的話,等於是逼迫高歡帶兵北上冀州平叛。

當然了,這種行為,對雙方來說都跟自殺差不多,或者換句話叫把刀遞給對方,兩人互殺。最後得利的是誰呢?

是梁國,是劉益守,甚至是爾朱榮這樣的人。高歡、高氏兄弟乃至河北世家,都是輸家。

別說高乾他們不會聽任這樣的事情發生,河北其他世家也不能坐視高歡和渤海高氏兄弟這麼隨便瞎搞啊!

高歡被偷襲死掉是一回事,雙方撕破臉大打出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高歡這個老硬幣跟高乾他們開出了一道選擇題:

要麼你們去前方跟梁軍死拼,河北還能維持明面上的和睦,偷襲湯山溫泉的事情,我不說破,甚至可以當做沒發生過。

要麼我提兵北上平叛,宣佈你們是叛逆,讓我們一起玉石俱焚,讓河北快快樂樂回到四分五裂的割據時代吧。

你們從兩個裡面選一個。

孫騰忽然發現他從來都沒有看透高歡,從來都小看了高歡的謀略!

一直以來,高歡都在劉益守那邊吃癟,顯得他好像很無能一樣,以至於勢力範圍都一而再再而三的縮小。

沒想到,在經歷河南慘敗,兒子背叛的情況下,高歡居然還有如此心智,還能如此冷靜的處理河北內部問題。不得不說,叫高歡一句實力堅強老硬幣,確實沒冤枉他。

“高氏兄弟若是不顧河北當前局面而反叛,只怕是敗亡不遠。高乾是明白道理的人,他一定會派兵去野王的。”

高隆之雙手攏袖,對著高歡深深一拜說道。

“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罷了,你這便去準備吧,寺廟裡可以寫信。”

高歡意興闌珊的說道,心中一陣陣的空虛。

他一生經歷過很多大事,也遇到過非常危險的情況。這次對付高乾等人的偷襲,他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

高乾以為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只是那僅僅是他自己的想象。事實上,高乾身邊的僕從,就有高歡安插的人,高氏內部的一舉一動,小事不敢說,大事都在高歡的掌控之中。

河南不是高歡的基本盤,所以他對那邊的掌控力很一般。

然而河北是不同的,河北是高歡的基業所在。

那麼為什麼要把高洋支走,也就很好解釋了。

因為高歡發現,只要有高洋在,那些忠於他的人,就有第二個選項。將高洋弄到野王城,甚至縱容他去關中掠地,也是高歡希望不要讓所有壓力都在自己肩膀上。

河南之敗,打滅了高歡的心氣,卻並未讓他失去活下去的尊嚴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