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他已經快五十歲,精力大不如前;再加上爾朱兆陣亡,他又沒了接班人,只能寄希望於自己的兒子快點長大。

因此爾朱氏內部鬥得很厲害,都在考慮爾朱榮的身後事。有這些事情掣肘,讓爾朱榮沒有辦法集中精力派兵南下攻城略地。

爾朱氏不懂經營之道,又不適農耕,晉陽盆地雖然土地肥沃不缺水源,然而在爾朱氏的橫徵暴斂之下,百姓竟然一個個都面有菜色,對那些契胡士兵敢怒不敢言。

一句話概括:爾朱榮在晉陽並不得人心,本地大族對他也是陽奉陰違。

之所以爾朱榮還能在晉陽好好待著,無非是因為高歡現在也不被人看好而已。

這就跟某些女人厭惡丈夫卻選擇不離婚一樣,心裡揣摩的事情有點多,患得患失罷了。

這天,爾朱榮將慕容紹宗請到自己府邸書房裡,和高洋一樣,也是商議出兵關中之事。

關中出了那麼大的事情,賀拔嶽被殺幾乎鬧得天下人皆知。普通百姓自然是沒什麼念想,可那些稱霸一方的梟雄,自然會權衡這件事對自己有什麼利弊。

“關中之事,你以為如何?”看著慕容紹宗,爾朱榮不以為意的問道。

北秀容川的反覆易手,嚴重動搖了爾朱榮的威信,也打擊了他的心氣。

這讓爾朱榮意識到,就算他能打贏高歡,也是治理不了河北的。因此這些年以來,爾朱榮都是沉迷酒色,不理政務軍務,得過且過。

一個人沒有了事業上的追求,那就只能追求肉體上的歡愉。身邊伴隨聲色犬馬只是必然而已,實在是不值得拿出來說道。

“末將以為,入關中乃是必然,不值一提。還不如說說如何入關中為好。”慕容紹宗不動聲色的勸說道。

爾朱榮微微點頭,很顯然,這話就是他心中所想。這些年雖然自己沉迷酒色,但基本的戰場嗅覺還沒丟。

“你覺得,誰與你同行為好?”爾朱榮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他本就不是那種喜歡拐彎抹角的人,誰都知道現在是入關中火中取栗的時候,問題不在於去不去,而在於派誰去!

“主公可親自掛帥前往,其他人都無一言九鼎之能,不能取信於人。”慕容紹宗拱手說道。

很多事情是明擺著的,他都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爾朱榮在

“考驗”他。

“說下去。”爾朱榮微微點頭道,似乎不置可否,臉上看不出什麼來。慕容紹宗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掛帥之人,非爾朱氏不可。然而除了主公以外,誰的話都不好使。”這話有點道理,只不過有個大問題。

爾朱榮的威名,那是六鎮之亂以後,平定葛榮的時候才有的。如今過去十多年了,誰還記得他這一號人物啊?

北魏都已經名存實亡了,元子攸更是被爾朱榮親手幹掉。如今這情況,誰知道爾朱榮是哪根蔥?

現在外面早就不是他的時代了!

“讓爾朱天光與你隨行吧。你為主將他為副將。我就鎮守晉陽,不與你們同去了。”爾朱榮深沉一嘆,放棄了親自掛帥入關中的想法。

他已經老了,至少,他覺得自己已經老了。

“主公,爾朱天光無法擔當重任啊,主公必要親自前往關中。若是主公不能前去,那還不如不去了。”慕容紹宗連忙跪下請求,爾朱榮的想法太危險了。

要是爾朱榮不去,光靠自己領兵,估計到關中後就要跟爾朱天光鬧起來,誰也不能說服誰。

關中大亂,定然是盜匪成群。迎接他們的絕不會是鮮花與掌聲,不斷被偷襲,甚至被圍而攻之,才是該有的常態。

如此緊要之事,需要有人能夠在第一時間就一錘定音。除了爾朱榮,誰還有這個本事?

“我老了……”爾朱榮長嘆一聲,不想再說下去。

“主公,關中之行,非主公掛帥不可,請主公切莫猶疑啊!”慕容紹宗跪在地上磕頭懇求道,在他心中,爾朱榮雖然已經老了,但個人威信卻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