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成,其軍心已散,攻之必克!”

“主公,此計甚妙!”

蘇綽拱手對賀拔嶽行禮附和道。這個主意雖然不是他想的,但深合兵法要義,簡直是妙不可言。再說了,許以土地而已,說說又不費什麼事!

如果成功,一本萬利。如果不成功,好像也不耽誤軍事解決苻安壽。這些羌人氐人漢化程度雖然很高,但對於忠孝節義這些卻不怎麼講究,下克上,臣叛主乃是常態。

事實上,不要說是這些羌人氐人了,就是賀拔嶽麾下的那些人,也沒有把忠孝節義當成是自我信條來遵守。有用的時候拿來用一下,沒用的時候就扔到一邊乃是常態。

不過賀拔嶽不擔心底下人造反。這波只要他能搞定苻安壽,那麼便依然是威震關中的大都督。反之,要是搞不定苻安壽,那才真要當心長安不穩。

“如此也好,那就拜託你了,成興(達奚武表字)。”

賀拔嶽雙手搭在達奚武肩膀上說道。

“對了主公,韋孝寬上書說南陽梁軍蠢蠢欲動,擔憂武關安危,自請帶著韋氏一族鄉兵增強武關守備,主公以為如何?”

達奚武走後,蘇綽把今日剛剛收到的信交給賀拔嶽。

這是韋孝寬走官方渠道送來的請戰書,說梁軍有入關中之心,並且在南陽屯紮重兵!武關要害不得不防。他願意帶著家族子弟前往守備,留家卷在長安,將家中多餘的田地都獻出來給主公分配賞賜府兵。

“武關麼……”

賀拔嶽沉吟片刻道:“既然他有心為國出力,那便隨他去吧。府兵改制以後,軍中諸將對他頗有非議,離開長安也是遠離是非,如此也好。”

主持府兵改制的兩個人,蘇綽是文人,武川鎮的那些丘八們自然不會把蘇綽怎麼樣,因為蘇綽不是既得利益者,他一個文人能從軍改中得到什麼好處呢?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韋孝寬的動機在那些人看來,就不怎麼單純了。府兵改制,表面上看,關中豪右的部曲,似乎是被國家收編了。

然而另一方面看,關中豪右子弟,也普遍獲得了從軍並參與戰功爭奪的機會,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他們的鄉兵變成了府兵,短時間內是受損還是獲利,其中是非當真是一言難盡。起碼韋孝寬是從中獲得了不少軍權,這也是賀拔嶽為了壓制武川鎮的那些老兄弟們,所扶持起來的一個靶子。

如今韋孝寬申請外調,顯然是察覺到了長安城內的輿論風向對自己很不利。只有大軍在外,武川鎮那些老兄弟們,動起手來才會有所顧忌。

對此賀拔嶽很是理解韋孝寬的處境,也非常大方的從諫如流,直接批准了韋孝寬的申請。並任命他為洛州刺史,武關都督,統帥節制洛州兵馬,鎮守武關。

府兵改制最難的那一部分,已經完成,也不需要韋孝寬繼續操心了,賀拔嶽覺得自己對他的安排很妥當。

“主公,長安會不會有事情?此番侯莫陳順兄弟、李虎等將領,都推脫不願隨軍出征,頗有蹊蹺。”

蘇綽忽然沉聲問道,搞得賀拔嶽一愣!

“唉,他們只是不滿府兵改制,此乃人之常情罷了,不必介懷。”

賀拔嶽擺擺手說道,對於李虎等人的不滿,他是心知肚明的,也知道對方為什麼不隨軍出征。說白了,還不是給自己這個主公臉色看!

李虎這些武川老兄弟們以為不跟著來,自己就打不贏了。賀拔嶽心中冷笑,他就是要證明給這些人看看,大哥就是大哥,沒有那些小弟,他一樣能玩得轉!

“蘇先生不必擔心,只要能贏苻安壽,一切都不是問題。我們贏了,李虎他們自然會歸心,府兵改制也一樣會繼續推進。”

賀拔嶽十分確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