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近沒加更,因為都是在攢存稿,騰出時間來進修,全書會在六月份寫完(但不是發完,已經進入全自動更新模式),然後去重慶奉節採風,接下來去重慶市區,再去四川逛一下。
這本書最後一卷按篇幅,其實算兩卷,但倒數第二卷的卷名我怎麼想都想不到合適的,所以乾脆跟最後一卷合併了,全書的大結局(不是真結局)已經寫完,剩下的章節算是從兩頭推中間,你們不需要擔心劇情脫節,或者是爛尾。
這算是我對寫作手法的一種嘗試吧,看我這些廢話也沒什麼影響,因為都是每天0點02分自動釋出的,不會早也不會晚,更不會拖。我發不發免費章節都不影響更新。
我每寫一本書,都會對完本作品進行總結,分析得失(不僅僅限於成績好壞),當然這本也不例外。最近掃榜歷史文,分析大神作品的得失,各方面也都很有收穫。
總結為一句話:如果寫歷史文,總是以貴族的視角來寫,那是很精分也很病態的一件事。這應該是對我從前那種莫名其妙的不適感,最準確與最凝練的回答了。
我也經常自我懷疑,為什麼我現在看那些萬訂的暢銷歷史文,常常會覺得不爽呢?為什麼找不到當初還是小白時期看歷史文的那種興奮感呢?一點都代入不進去呢?
是不是我太自視甚高了以至於孤芳自賞呢?
最近應該算是找到了答案。不是大神們寫得不好,終究還是我不再是曾經的我,而爽文卻依舊是當年的爽文。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罷了。
嗯,歸根到底,我終究不是所謂的貴族出身啊!
無論是眼界、家境、自身教育以至於對自身的期許,都不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如果沒有比穿越都離譜的劇情,這輩子大概也就這樣了。
無非是能多賺點錢,現在是螻蟻,將來頂多是強壯點的螻蟻。
生下來沒有家僕照顧,亦是不能呼風喚雨一堆簇擁。上著普通的學,做著普通的工作,拿著普通的收入,一切都是普通的,很芸芸眾生那種。
封建貴族的生活,我想象不出來,所以有人建議我學賊道三痴的文,我只能尷尬的笑一笑:我怎麼寫得出貴族的生活細節來?吃一個餅扔一個餅算麼?
我見得最多的,就是那些在社會上奔波勞碌,拿著不上不下的收入,看著別人臉色,也對別人擺臉色,累了一天回家還要忙著忙那,操心這個操心那個的普通人。
所以我筆下的主角成為了崇禎,那必然寫崩。普通人學崇禎作死,能活十三天都多了。
所以家父是漢高祖也好,漢武帝也罷,我肯定也想象不出來。
所以為李二陛下歌功頌德,讓李二陛下當岳父的文,我也忍不住那個味道啊。
講得真實點,叫難以共情;說得直白點,封建貴族全部殺了肯定有無辜的,列隊槍斃隔一人殺一個,肯定有漏網之魚,這些人有什麼值得可憐的?
講封建時代有多好多好,那是完全脫離了實際。當貴族當然好啊,現代社會各國也都有那些呼風喚雨的“人上人”,你以為他們過得很差麼?
人家的快樂你根本想象不到。
那些人連美麗國大統領都是想殺就殺啊(不舉例了,明擺著的),這不比封建時代宰殺天子來得痛快?現代社會難道不好麼?
什麼叫手眼通天,就是以普通人的智商,都理解不了那種遊戲規則。
可這個階層離我有多遠呢?
我連想都想不到那樣的生活是怎樣的。這是一種強烈的現實割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