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新生代崛起(第3/3頁)
章節報錯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防守的一方極為有利;反過來說,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要打進來,或許有奇襲這種說法,然而也就一錘子買賣,有進無退了。….
要麼贏,要麼死,輸了連全屍都沒有。
「如果你是高歡,你會怎麼用兵?」
劉益守反問道。
「主公,高歡怎麼用兵,誰也說不好,但河南的態勢,都是擺在明面上的,兵力充足的情況下,打法人人看得到,選擇不多。」
於謹無所謂的說道,他才懶得猜高歡怎麼想呢。
河南四戰之地,自古便是戰亂不斷,具體的打法不知道,可戰略態勢早就被人研究透徹了。闌
只不過,知道怎麼玩是一回事;能不能玩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話怎講?」
劉益守虛心求教道,獨孤信與趙貴也是看著於謹,想聽一聽這位在前方駐守了好幾年的老資格怎麼說。
「從北方南下攻河南,無非是幾條路線而已。
第一條,走陳慶之當年的路,從汴河與睢水一線南下,不過那樣最後打淮南去了。與我們關係不大,這個就不用說了。
第二條,從滎陽出發,或者乾脆就從黃河邊的汴口出發走汴河南下,再走蔡水到項縣,這條路的好處是可以繞到南潁川郡與汝陽郡的側後,壞處便是一路人煙稀少,除了水路外,行軍與補給都很困難。
第三條,滎陽南下到京縣再到密縣,透過洧水南下到汝南郡。這條路是線路最短,人口最稠密的一條路。闌
第四條,要先佔據陽翟,並以陽翟為後勤根基南下。這附近都是山地且與滎陽之間道路阻塞,並不適合作為出兵地點。
第五條,也是最後一條路,便是南潁川郡北面的襄城郡(平頂山周邊)直接南下了,魏國在這裡有一支邊軍屯紮,但四面無援,背靠大山,不提也罷。
當初我們也沒有閒心去處理掉他們。
總的來說,如果高歡要選,第一條偏離正路,第四第五條都是山地,只能以第三條路為正,以第二條路為奇,正奇結合方為上策。事實上,高歡如今走的便是第三條路。
但是,河南這個棋盤,你不進來的時候覺得似乎只有幾條路,你進來以後,到處都是破綻,前後左右哪裡都不安全。
後續要如何打這場戰爭,還要看高歡是如何應對,我們再根據他的動靜來作出相應的調整。這個具體如何操作,末將就
不太瞭解了。」
於謹一番話算是把戰場態勢說明白了。闌
高歡若是從滎陽出發,甚至是從長社出發,他的選擇不多。但是打進來以後,則四面漏風,對交戰雙方都是如此,很考驗兩邊將帥的指揮水平。
「主公,我們手裡的邊軍,主要都是郡兵,麾下精兵不多,不善野戰,守城還可以。如果要擊敗高歡,還是需要中樞能派遣一支精銳過來。
之前於將軍的大勝,有些運氣成分,不可複製。我們不能把高歡也當成高嶽,現在魏軍肯定不會跟之前一樣不長腦子搶劫了。」
獨孤信沉聲說道。
「你們的困難,我知道,你看我這不就第一時間過來了嘛,大軍主力還在後面,也得冰雪消融以後才能到位,河水封凍對高歡是阻礙,對我們同樣是阻礙。
但是有一點不同,我們有精銳水軍,高歡沒有,我們可以封鎖河道,高歡卻不可以。如此看來,戰爭的主動權,還是在我們手中。」
劉益守安慰獨孤信說道。闌
不得不說,劉益守對戰場態勢也是看得明白的,當於謹介紹了以後,就更清楚了。此戰與其說是陸戰定輸贏,還不如說是水戰決勝負!
失去水路補給的隊伍,絕對要死得翻肚皮!
高歡帶這麼多兵馬南下,只要護不住水路糧道,餓也把他麾下人馬餓死了。
「不過啊……」
劉益守頓了頓,繼續說道:「高歡也非泛泛之輩,要是打得太狠了,搞不好把他給嚇跑了。咱們不爭一城一地的得失,把高歡大軍勾引到懸瓠這邊來,到時候把他困在這個地方。」
劉益守用樹枝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點說道。
「懸瓠北面這一塊啊,有好幾個城都離得很近,足夠屯兵了。咱們把高歡引到這裡圍住,然後圍點打援,看看魏國有多少精兵會來救援他們的高丞相。」闌
劉益守嘿嘿笑道。
攜劍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