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十年掃天下,十年養生息,十年至太平(第3/3頁)
章節報錯
孫騰苦勸道。
高歡微微點頭,雖然面色不虞,但還是接受了孫騰的建議。
那些牲畜在田裡勞作,起碼也得一兩年後,魏國的糧草收穫,才會有個比較大的提升。如今連秋收都沒到,這些牲畜還要適應水土,從草原經過長途跋涉到田地裡勞作前,還得養一養。短期內的投入比產出要多。
高歡這個人,掌控大略的方向不錯,但細節差了點,很多時候導致了功敗垂成。
孫騰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只能雙手攏袖對著高歡深深一拜,希望自家主公這次千萬不要再浪,一定要以此次大勝作為契機,改革國內部分積弊。
當然,無論怎麼改革積弊,肯定是不能全部都改的。尤其是涉及到他們這些老兄弟的部分,堅決不能改。
畢竟,孫騰自己都是既得利益者中的一位,改革魏國國內所有積弊,那他就得回家喝西北風了。
孫騰一方面不希望高歡改革魏國的力度太大,另一方面又擔心完全不改革導致國家滅亡。他的心態,也很矛盾,好似軍火販子悲天憫人,希望買家得到武器以後不要用它們來殺人一般。
……
高歡出擊草原,大勝而歸,天下震動!
其威勢衝擊南方的梁國,建康諸多大臣紛紛上書,建言劉益守應該將上次奪取的魏國土地,還回去一部分給高歡,以免惹來高歡的惡意入侵!在大義上站住腳。
具體的地盤,便是南陽以北的南潁川郡以及更北面的長社等地。
面對這些江東本地保守勢力代言人們群魔亂舞的紛擾局面,劉益守的親信們也紛紛上書駁斥這些“江東鼠輩”,甚至直接在奏摺裡開罵。兩邊吵成一團。
為了平息紛爭,劉益守上書兒皇帝蕭棟,並在大朝會的時候,命陽休之當眾將奏摺的內容念出,其文之長,足足唸了半個時辰才唸完!
總體主旨,便是六個字:開萬世之基業!
而達成這個目的所需要的步驟,劉益守提出一共需要三個階段,總共三十年時間。
總結一下就是:十年掃天下,十年養生息,十年至太平。
具體說來,第一個階段,梁國將會在第一個十年裡面,厲兵秣馬,積極北伐,殲滅北方的各大勢力,如高歡、賀拔嶽、爾朱榮等等,結束數百年的戰亂分裂,塑造一個前所未有,民心所向的大帝國!
在這個過程當中,對外用兵肯定需要錢糧無數,肯定要勞民疲民,讓治下百姓受苦!但是這個苦,不是白受的,繳納的賦稅,不是送給朝廷用來享受的。
只有實現真正的天下一統,普通百姓的日子才會真正好起來。這個苦,必須要吃,因為是先苦後甜。
若是偏安一隅,現在看似舒服了,等北方的敵人殺過來的時候,多少財富都是創造給了強盜!那個就叫先甜後苦了。
簡單的說,就是今後十年,軍事為先,一切政策圍繞著北伐而來,以平定天下為最大目標,其他的都要靠後!
所以劉益守承諾,這種情況,在天下一統後,不會一直持續。在第二個十年,國家便會實行修生養息的政策,輕稅負輕徭役,讓百姓們的生活好起來,腰包鼓起來,吃飽穿暖,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等這十年過去,百姓們已經喘過氣之後,再來上馬各種利國利民的大工程。比如說修水庫,修運河,掃平外患等等。
此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把子孫後代不方便做的事情,給提前辦了,遺澤後世!
其他種種細則,都是圍繞著這三個步驟而來的。
此文一出,可謂是振聾發聵!
以前,南面除了劉裕外,還真沒有誰正兒八經的北伐過。即使是北伐,也是徒有其表,只知道要打贏北方,而根本沒有計劃沒有步驟沒有目標!
簡單點說,便是北伐之人根本沒想過未來會怎麼,應該怎麼樣,想要怎麼樣!
而劉益守這篇超長的奏章,已經把前人偶爾想到,但沒有說出來,以及根本就沒有仔細想過的事情,說全了,說白了,說透了!
我們就是要建立一個可以流傳萬世的宏偉基業,不僅是要在形式上統一,而且要實質上的國富民強,萬邦來朝,雄踞於神州!
我們所有的作為,都是圍繞著這個而來的。
其他的事情,都是旁門左道,不值一提!
散朝之後,很多朝臣們耳邊還在迴響著之前在太極殿內,陽休之代劉益守唸的這篇奏摺,
好像被洗腦了一樣,不斷思考其中的內容,越想越是感覺震撼無比。
很多很多年以後,哪怕這次朝會的參與者們都早已不在人世了,而這篇奏摺卻還在不斷的被後世文人傳頌著,甚至被編寫成書,附上評註流傳後世。
這篇奏摺便是劉益守在這一年初秋親自撰寫的:《開萬世太平箴疏》!
這一章是整本書的一個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