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君視民為草芥,則民視君為仇寇(第3/3頁)
章節報錯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這些人覺得自己生來便是來享受的,沒有任何責任感。
顯然,蕭繹就是這種自私自利的人,既然我死了,那人間好不好,與我何干?自己的子嗣和妻妾,免得他們受苦,也免得我在地下寂寞,一波都帶走吧。
“竟然是這樣……竟然是這樣。”
王琳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還有妻女子嗣,但姐姐妹妹侄子什麼的,已經全都不在了。為蕭繹拼死拼活的征戰多年,最後就落到了這樣的下場。他不能忍!
哪怕是在一旁看戲的王僧辯也是忍不住唏噓感慨,心中責罵蕭繹無情無義。既然你想死,你就安安靜靜的走嘛,拖著家眷一起死,這叫什麼男子漢大丈夫?
“將這兩位王將軍送到建康,如何處置,讓朝廷定奪吧。”
劉益守不想跟王僧辯和王琳等人玩什麼招安之類的遊戲。既然代表了朝廷中樞,那規矩就是規矩。哪怕赦免王僧辯與王琳等人,也不能劉益守單獨決定。
那樣叫私相授受。
既然是“奉天子以討不臣”,那麼流程就要走完,該演戲的演戲,該蓋章的蓋章,讓世人都看看他劉某人,不是專橫跋扈不可一世!
來到城牆上眺望江面,斛律羨不動聲色的低聲詢問道:“主公,此番回建康就登基麼?兄弟們都盼著主公攜此戰大勝之威,能坐那個位置呢。”
“你們都這樣想?”
劉益守扭過頭,疑惑問道。
“回主公,確實都這樣想的。如今梁國僅剩下蜀地蕭紀與廣州的陳霸先。而陳霸先也是立傀儡,在世人眼中主公可比他正統多了。蕭紀山高皇帝遠,翻不出什麼浪來,主公這次回建康不登基,更待何時?”
“先回郢州再說吧,我留胡僧祐守巴陵郡,封他為湘州刺史便好,現在也是時候要回去了。”
劉益守嘆息說道。如果這麼早就篡位,那不過是當個加強版的南陳罷了,南朝的頑疾,到時候也沒有精力去解決。
歷史上南面的各路神仙,都沒有把怎麼治理南朝玩明白,反倒是安史之亂後中唐,把南方要怎麼發展想明白了,可最後做事也只做了一半,還是毀於藩鎮割據。
劉益守現在是想返回建康干涉一下朝局,處理一下剪除湘東王一脈造成的影不利響。沒想到他來荊襄容易,走卻很難。
南方的梅雨季節如期而至,江水暴漲造成河堤崩潰,劉益守又不得不留在江陵處理水患。他命王偉在江陵配合獨孤信,然後在江陵城南面的長江口岸修建一條大堤,然後還可以順便引水灌溉。
好不容易將這些事情都部署下去,正要離開江陵的時候,劉益守卻聽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訊息。
洞庭湖西面的武陵郡(常德市),水流湍急,高低落差一千多米的沅水暴漲,直接沖垮了郡治臨沅附近的河堤,江水猛灌城池,沒過城頭五尺!
也就是說,水位比城牆還高五尺,城內屋舍如何,已經無需贅述。
換言之,臨沅城已經沒了,而之前的時候,樊毅還帶兵鎮守過臨沅,跟王僧辯在洞庭湖上打配合。
……
江陵城的府衙書房裡,劉益守正在寫軍令,看到王偉過來,他便將其交給對方說道:“把郢州的軍糧,調到臨沅那邊賑災,讓吳明徹帶著水軍去那邊撈人。能救多少救多少。”
劉益守嘆了口氣說道。
唐代以前長江水患其實不多,但武陵,也就是常德,便是水患天然嚴重的重災區。後人治水越改越亂,以至於最後變成了兩年一澇。
“主公,這些軍糧,是要留著對付陳霸先的!要是拿去賑災了,我們可就陷入被動了!”
王偉一聽這話就急了!
“君視民為草芥,則民視君為仇寇。我們不把那些災民當人看,一旦有事,人家也不會把我們當人看。
無須多言,此番我會與吳明徹同去,江陵這邊,你就先盯著一點。飯要一口口的吃,打仗很重要,可天下萬民都還要生活。
不能為了打仗,就讓他們過不下去了,這筆賬,還是很好算的。”
劉益守拍了拍王偉的肩膀說道。
“可是主公啊,我們仁義,陳霸先可未必會仁義。一旦朝廷失了主動,陳霸先可要先攻豫章了!我們心裡裝著天下子民,可陳霸先只想贏!他不在乎有多少人淹死的!”
王偉緊緊抓著劉益守的袖口不放。
“去吧,人在做,天在看。
武陵的百姓或許不知道官府裡誰最後說了算,但他們一定記得在關鍵時刻對他們伸出援手的人。只要能救人,讓陳霸先得意兩天不妨事的。”
劉益守面色沉靜,用指頭指了指頭頂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