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知我罪我,惟其春秋(第3/3頁)
章節報錯
“此番不僅要出兵,而且要迅速出兵。要是等晉陽被攻破,悔之晚矣。”
王偉一臉認真的說道,書房內眾人都是頻頻點頭,顯然都是不約而同的認為出兵牽制高歡的軍力很有意義。
“要快速出動,首先得派一支大軍去牽制高歡,兵馬就不可能太多,一萬人頂天了。
若是人數太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需要大量輔兵出動。如今正值春耕,大規模用兵實在是弊端太多。”
劉益守悠然嘆息,繼續說道:“只怕這次,要再來一回白袍北伐了。”
他這話說完,在場所有人都是屏息靜氣的挺直了腰板,想做什麼不言自明。
當年白袍軍出征北魏,算是蕭衍在位時期在軍事上難得的高光時刻了,其他時候無不是在以多打少,又或者是在家鄉不遠作戰,實在是算不得什麼大勝。
就好像渦陽之戰、鍾離之戰那樣,南軍贏是應該的,輸的話,不過是技不如人而已,實在是不值得大吹特吹。
誰不想再玩一次白袍北伐,回來夠吹上一輩子的了。
“主公,以北伐魏國之名,行救援爾朱榮之實。此戰獲利不值一提,只為長遠計較。”
王偉雙手攏袖行了一禮,沉聲說道。
這一戰是打不到洛陽的,或者說很難,需要超常發揮才行。但是隻要能救援爾朱榮成功,讓對方多牽制高歡幾年,那目的也就達到了。
“不要這麼悲觀嘛。”
劉益守擺了擺手說道:“河南之地,青徐之地,戶口眾多。我們北伐一地,便將其民內遷到江淮或者建康。等高歡只剩下一個河北以後,看他拿什麼跟我們鬥。
留人失地,人地兩得。留地失人,人地兩失。
此番我們要有兩支軍隊,一支優選最精銳之士卒,負責攻城略地。還有一支備好大船小船,負責將所佔之地的民眾南遷。
雙管齊下,只要把高歡的兵馬吸引南下了,我們便可以徐徐撤退。甚至可以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不輕易與之決戰。”
劉益守這番話說得眾人一愣一愣的,毛喜忍不住問道:“主公,如此一來,戰功怎麼算?”
“以軍令記功,不以掠地或者斬獲記功。這次我們就是為了吸引高歡軍主力南下,出兵的規模也有限。要是計算斬獲的話,那一個個都會殺紅眼,現在還不是跟高歡決戰的時候。”
目前的這個局,有點像是劉益守前世歷史上侯景剛剛投靠南梁那會的翻版。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地理上的優劣來說,南朝的軍隊在這片戰場上想取得暫時勝利很容易,但保住所佔的地盤,卻又是很難的。
既然爾朱榮的覆滅看起來已經是迫在眉睫,那麼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手段就很重要了!
這件事的緊急性排在第一位。
“主公,此事若是擺到建康朝堂上說,只怕力有不逮啊。救援爾朱榮這樣的事情,不能明說。”
王偉不動聲色提醒道。
要是把話說開了,一定會有些不懂事的大臣建議:爾朱榮和高歡狗咬狗,讓他們互咬不是最好的麼?我們坐山觀虎鬥,行漁人之利不就好咯?
江南氣候宜人,如今經濟也很發達,南朝上下希望北伐的心思並不迫切,畢竟,北方人現在又沒有打過來,不是麼?
王偉的話,可謂是一語中的:跟那些蟲子們在一起怎麼能搞得好政治呢?
“所以啊,只能拿元修的事情做做文章了。”
劉益守微微點頭說道。
“元亶……麼?”
“對啊,其實我也想扶持元子攸,可是他已經不在了呀。”
劉益守無奈笑道。
他不說還好,在場眾人都快忘記元子攸是誰了,反正……元氏冢中的一具枯骨而已了。
“好了就這麼定了。這次北伐我們新組建一支軍隊,依然叫白袍軍,以陳慶之的白袍舊部為骨幹。”
劉益守拍了拍巴掌,直接將此事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