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命唐邕畫了一張粗略的地圖,現在就擺在桌案上。書房內幾個人都在檢視地圖,眉頭緊皺,一言不發。

“都說說看吧,賀拔嶽派人來修城,要幹什麼本王剛才也都說過了,你們意下如何?”

高歡想表達什麼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他想派兵支援平陽,一鼓作氣將正在修建的玉壁城砸爛!根本不要給賀拔嶽任何機會。

當初那個樑子,讓高歡對賀拔嶽這個人異常警惕。

“高王,屬下認為,晉州目前元氣未復,不適合大規模用兵。而且有爾朱榮在晉陽,一旦出兵河東,我們很有可能再無餘力。若是爾朱榮此時出兵平陽,我們腹背受敵,為之奈何?”

孫騰似乎對高歡的決定有些看法。當然了,他並不知道這個玉壁城有多麼厲害,站出來建言,不過是站在全域性的角度考慮的。

“孫先生此言差矣,謀事不可只謀一時,此城若是建成,後患無窮。屬下以為,明日就應該出兵,儘快趕到河東,兵貴神速!”

很顯然,段韶並不同意孫騰的看法,認為孫騰是個書生,根本不懂戰爭是怎麼回事。

在戰爭史上,以點破面,以區域性影響整體,絕不是什麼少見的現象,甚至可以說經常就能看到,比比皆是。

賀拔嶽他們新建的這座城,就是典型的“以點破面”。

關中本來並無力量染指河東,這座城修建了之後,便可以將河東納入懷抱,其中的謀算,豈是一城一地?

孫騰平日裡出過不少好主意,但段韶認為,他這次絕對是出了個餿點子。

“請高王明鑑!”

段韶略有些激動的說道。

看到下屬中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高歡也是很糾結。

本來都已經想好了,這次要力排眾議,派段韶南下偷襲壽陽,穩定人心。沒想到河東又來這樣一件事,讓他現在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很明顯,要麼不出兵,休養生息,要麼出兵河東,擊破那座還未修好的城池。二者可以選一個。但若要派兵南下樑國,手下人絕對會群起阻攔。

從內心深處的願望來說,高歡還是很希望派兵南下的。可如今的情況,卻讓他不得不考慮賀拔嶽在河道釘下一根釘子的嚴重後果!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高歡嘆息一聲說道:“如今秋收還未開始,兵糧不足。若是貿然出兵,糧草不濟會出大問題。不如這樣,等秋收後,我親自領兵攻略河東。

如實能順利實控河東之地,自然是不用擔心糧草的問題。你們以為如何?”

高歡笑眯眯的問道。

一看這個表情,孫騰就知道高歡已經下了決定,一百頭牛都拉不回來了。他只好拱手說道:“如此甚好,一切都聽高王號令。”

“高王,兵貴神速,若是此城建好了,就不好收拾局面了,請高王三思啊!”

段韶苦勸道,他是真的著急。

如此明顯的道理,怎麼高歡這些人就是看不明白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無糧,拿什麼打仗呢?孝先不必多言了。”

高歡不悅的擺了擺手,示意段韶閉嘴!

在高歡看來,區區一座城池,就算建好了又能怎樣?到時候帶兵打下來便是!賀拔嶽在此地立足未穩,想支援那邊,也頗費力氣。高歡根本不怕跟賀拔嶽耗著。

“對了龍雀,你寫信給高敖曹他們,讓他們從青徐撤回來吧。與梁國的爭鬥,暫時結束了。”

高歡輕嘆一聲說道,賀拔嶽的舉動,給他提了個醒。雖然劉益守這個人十分可惡,但爾朱榮和晉陽,才是心腹大患。

“好的主公,屬下這就去辦。”孫騰拱手行禮告退。

段韶很不甘心的猶豫再三,最後化為一聲嘆息,黯然退出了書房。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