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深深的憂鬱(第3/3頁)
章節報錯
“主公不用殺一批人以儆效尤麼?”
陳元康疑惑問道,劉益守這波下手也太軟了吧?他不是很能理解,越是到北伐的關鍵時刻,就越是要心狠手黑,把那些人都處理了啊!
“不要把這些廢物逼迫得太狠了,把他們現在得罪我的事情一筆一筆的記好,等國內再有動盪的時候,直接拉清單,給他們安上通敵的罪名,全拉出去砍了就行,不用想太多。”
劉益守若有所思的說道。如今的局面來之不易,一切都要小心翼翼的對付。等此番北伐結束,樹立起威信,收攏了民心軍心之後,就可以大刀闊斧的辦自己想辦的事情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成功,越是要小心謹慎。
“主公此番出兵青徐,請務必小心,切勿貪功冒進。”陳元康最後還是忍不住說起這件事來。
劉益守用手指比劃著,在對方掌心上寫下“南陽”二字,笑而不語。
“我說呢!我就是說主公怎麼會選擇……”
陳元康還想再說,劉益守擺了擺手,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青徐那邊是羊攻,否則沒辦法瞞過高歡。青徐之兵多而雜,以攻為守,練兵為主。至於別處嘛,兵少而精,一旦開啟缺口,其他部隊可以趁著春汛漲水,走水路快速支援。”
劉益守不動聲色的說道。
陳元康鬆了口氣,頗有些無奈的笑道:“主公這一招真是厲害,希望高歡不會哭暈。”
“那誰知道呢?建康的政務就交給你了,若有異動可以與羊侃商議,他可以信任。我讓戴子高貼身保護你。”
“明白了。”
陳元康微微點頭,不在言語。
……
高澄在任城胡作非為,鬧出極大民憤的事情,段韶可以不加處置,但卻不能不將實情告訴高歡。因為他是高歡任命的主將,而非是高澄的狗腿子。吃誰的飯,幫誰辦事,這是鐵的原則。違反原則的人,莫不是下場悽慘。
早在來任城之前,段榮就對段韶耳提面命,無非是什麼要搞清楚立場啊,不能被“小高王”牽著鼻子走啊之類的。
如今段韶完美的執行了段榮的交待,一紙書信送到高歡桉頭,將事件原委詳細盡述告知。
他不寫信還好,高歡就當做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也就罷了。
結果當段韶的信被高歡拆開的時候,這位已經開始“愛惜羽毛”,試圖將當年許多荒唐事(比如火燒永寧寺)掩蓋的梟雄,直接氣炸了!
“豎子!豎子!他這是想氣死我!”
霸府的書房裡,高歡氣急敗壞的將鎮紙狠狠丟到地上。一旁的司馬子如眼觀鼻鼻觀心不說話。上次把兒子司馬消難坑慘了,這次高澄實在是做得太過分,涉及到了高歡現在十分敏感的“民心”上,自己已經不好勸架了。
自顧自的發洩了一番,見司馬子如沒有上前勸說,高歡頹然的坐到書桉前,嘆息了一聲問道:“遵業(司馬子如表字)啊,你認為阿澄這次是不是做得很過分?”
“高王,世子年輕不懂事,請對他多些耐心。”
司馬子如勉強勸說道。他知道高歡聽不進去,但是勸和不勸分,類似的話他不得不說。要不然或者高澄或者高歡,總有一人會秋後算賬的。
“好吧,你以為要怎麼辦才好?”
高歡懶得聽這些沒有營養的廢話,直接丟擲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司馬子如跟高歡相識多年,深知這位的脾氣。別看高歡現在很生氣,其實對高澄也沒有多失望,說不定還有“不愧是老子的種”這樣的得意之情。
“如今之計,唯有讓世子迴歸鄴城,在家閉門讀書,修生養性。”
司馬子如對著高歡深深一拜,退到一旁。
其實這個答桉,就是高歡心裡所想,只是他希望手下人對自己說出來,免得讓人覺得自己很涼薄。
“如此,那便拜託遵業走一遭任城,將世子帶回來吧。”
高歡深知,同輩的段韶,是管不住高澄的。只能讓司馬子如這個長輩出馬了,而且上次“私通庶母”的事情,司馬子如從中勸說對高澄有恩,高澄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對恩人齜牙咧嘴吧?
“那在下便去一趟任城,勸說世子回鄴城讀書吧。”
司馬子如對著高歡深深一拜說道,心中滿是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