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軟刀子殺人(第3/4頁)
章節報錯
他本來就反對跟朝廷對著幹,如今這份調令正好讓家族擺脫兩面為難的境地,何苦在這裡繼續跟蕭映等人糾纏?你又不是我爹?
這份看似簡單的調令,實則已經是把他們的個人背景都調查清楚了,每一招都是打在最致命的地方!看上去不過一百多字,這背後的謀算,卻是令人心驚膽戰。
不單單是姚僧垣,就是沈恪和沈巡,也有點動心。畢竟,他們脫離了吳興這個漩渦,就算朝廷帶兵來剿滅陳霸先等人,那也跟他們沒關係。
只要他們撇清了責任,那造反就是蕭映跟陳霸先的事情,跟沈氏更沒有關係了。
“諸位,在下乃是一介文人,入尚書府聽命,這道調令是沒法拒絕的。如此在下這就去交接一下政務,去建康赴任了。”章法尚不好意思的拱了拱手,有些羞愧的快步離開了。
一下子就走了兩個,好訊息是,反對派走了,阻撓自己對抗朝廷的力量瞬間就薄弱了許多。壞訊息是,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蕭映心中泛苦水,不知道要怎麼倒出來。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跟劉益守這種智力的人打擂臺,可惜沒有選擇。
“二位來去自如,我與太守絕不勉強。”
陳霸先看著沈恪與沈巡,沉聲說道,表情肅穆。
“興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沈氏內部,對於這次拒絕支援北伐,也是頗有意見。沈氏先祖,在歷朝北伐之中立下不少功勳,如今卻……你知道的,我們也很為難。”
沈巡面露難色的說道。
沈恪與陳霸先是私交甚篤,沈巡卻並不是這樣,他這番話也是心裡話。
這次沈氏內部就有人提出質疑,說什麼錐立囊中,只要沈氏子弟參與北伐,肯定可以脫穎而出,何必去計較那點錢糧與兵員?
沈氏先輩參與過桓溫北伐,劉裕北伐,且多有斬獲。如今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難道家族子弟的前途就不重要?
這次如果沈恪拒絕調令還好說。可要是沈巡也拒絕,家族裡大概會不少人去質問二人:陳霸先和蕭映是不是你爹,值得你們如此跪舔?
蕭映和陳霸先一齊嘆息,沒想到這樣一份官員的調令,竟然勝過千軍萬馬的逼宮。
按他們的設想,要是朝廷兵馬來了,到時候可以鼓譟一番,說建康那邊對吳興諸多豪強十分不滿,這次要秋後算賬,誰都跑不掉。所以請眾人團結在我身邊,共度時艱。
那樣的話建康的兵馬越是雄壯,吳興豪強抱團就越是緊密。沒想到,事情的發展跟預料之中的完全不一樣!
沈巡此舉算得上是“背叛”,他沒臉繼續待在府衙,只得掩面而去。空空蕩蕩的府衙大堂內就剩下蕭映、陳霸先、沈恪三人了。
“興國,我是不會去赴任的,你可以放心。”
沈恪笑著說道。
既然家族裡有沈巡投靠建康那邊了,自己這裡就不需要再去“背信棄義”了,要不然,別人背後會怎麼議論吳興沈氏呢?
世家豪強就是這樣,家族利益為重,個人得失,那都是不重要的。
“興國,現在這情況,你看……”
蕭映有些手足無措。劉益守的軟刀子砍人太狠了,他們都有些招架不住。
“殿下,若是我們一聲不吭的就被這一紙調令給瓦解了,天下人會如何看待我們?將來還有立足之地麼?”
陳霸先反問道。
蕭映不答,顯然是贊同這一點。他們現在的堅持,還可以打出“為蕭綱伸冤”的旗號。但是如果對建康那邊前倨後恭,顯然是失去了氣節,也令人鄙視。
起碼,再弱的人也要反抗一下吧?
“子恭(沈恪表字),大戰在所難免,趕緊備戰吧。”
陳霸先拍了拍沈恪的肩膀說道,他也很無奈,但是男人不能慫!
“是時候打出靖安侯的名號了,畢竟,他才是太子登基繼位的皇帝啊。”
……
春夏之交,剛剛日落,玄武湖邊涼風吹過,令人感覺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