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都督雪夜拔懸瓠(上)(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切都是順理成章,邏輯自洽。
“以防萬一,你就替我去一趟安昌城吧。”辛纂嘆息一聲,對李廣說道。曹氏也是不消停,快過年了還折騰。
雖然不太看得起曹皎,但安昌小城,也確實經不起折騰。
“都督請保重,切莫放鬆懸瓠守衛啊。”李廣忍不住提醒道。
話是說到了,然而話說三遍淡如水,這段時間以來,一會說要打,一會說要罷兵,各種折騰,老實說,自辛纂以下,懸瓠城上下都有些麻了。
都在叫狼來了,結果狼好像睡著了,總是不來,換誰也會麻的。
李廣走後辛纂繼續在懸瓠城修養,整個人都放鬆下來,每日讀書飲酒,不亦樂乎。
曹氏出兵越發證明,劉益守這次絕不會出兵懸瓠,他對這兩個梁國方鎮的實力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
辛纂很明白,劉益守是從魏國一路殺穿到梁國的“千里狼”,充滿了血性與狡詐,不知道咬過多少比他強的對手,至今依然活蹦亂跳,要多滋潤有多滋潤。
這是個很難纏的對手,更何況其麾下還有陳元康這種狠角色。若是跟他對上,辛纂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而曹氏已經在梁國承平三十年,不過是一條養得肥肥胖胖,樣子頗有些唬人的“看門犬”,不足為慮。就連牌面人物曹義宗都折了,還當是三十年前從龍之功的將門之後呢?
時代早就變了!
過了兩日,李廣寫信給辛纂,曹氏增兵安昌城,營寨延綿數里地,目測不下數萬人!李廣勸辛纂切莫大意,請立即增兵安昌城。
雖然前兩日曹皎派兵攻城顯得很拉胯,但蟻多咬死象。這數萬人攻一小城,亂拳打死老師傅也不甚稀奇,類似例子歷史上出現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辛纂隨即命副將領兵五千增援安昌,便不再去管這件事。
幾日後,曹皎率軍退去。李廣鬆了口氣,向辛纂報喜。他擔憂懸瓠安危,便將五千兵馬調回懸瓠。畢竟,安昌糧草不多,養不起這麼多兵馬。
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曹皎又來了,這次的兵馬更多,延綿十多里地。安昌城頭站立的李廣放眼望去,看得頭皮發麻。
他連忙給辛纂寫信,說曹氏可能傾巢出動,請速速增兵安昌!
無奈之下,辛纂只能再將城內兵馬調往安昌,這次他調了一萬人!這已經懸瓠城能調動兵馬的極限。
為了填補兵力空缺,辛纂命東南面的安城、平輿等地駐軍撤回懸瓠。
……
安昌城外梁軍大營帥帳內,鬍鬚已然花白的曹皎,面色恭敬的看著劉益守派來的“兵法指導”於謹,想問問題又不知道要如何開口。
那樣子,好像他是對方的下屬一般。而實際上,於謹不過是劉益守麾下大將,明面上的地位比曹皎低多了。
“於將軍,我們這樣按兵不動,是不是有些不妥……”
曹皎一直搞不懂於謹到底想做什麼,只覺得對方完全是在窮折騰。
“你在教我打仗麼?”於謹意味深長的反問道。
“不敢不敢,於將軍請自行決斷。”
曹皎弱弱說道,一點氣勢也沒有。
“今日辛纂已經增兵安昌,你不知道麼?”
於謹似笑非笑的問道。
“啊?這……這要如何是好啊?”
曹皎有些畏懼的問道,別看這大營連綿十多里,其實除了於謹所率兩千精銳外,其餘的全是曹氏派出的佃戶、家奴!套了件軍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