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喋血晉州(1)(第2/4頁)
章節報錯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樑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孫騰身旁的高歡沒讀過多少書,自然是感受不出詩句裡的蒼涼悲壯之意。當初高幹反叛,曹操從鄴城出兵晉州,幾番苦戰才擊敗高幹。這首《苦寒行》便是出自當初行軍之時。
如今正值夏日,羊腸坂四周樹木茂密,靜謐陰涼,不但沒有苦寒,就連酷暑也沒有,顯然比當初曹操的境遇要好上不少。
“龍雀,此番進軍晉州,勝算幾何?”
高歡沉聲問道。
打晉陽是不可能了,但是此番攻克晉州還是希望很大的,前提是爾朱榮不來增援。當然了,爾朱榮若是來援,只怕又是一番苦戰。
“高王此番出征,乃是為了道義人心,出兵即為勝利,既然如此,又何來勝算一說?”
孫騰建言道,他明白,高歡喜歡動搖的老毛病又犯了。
“俗語有云:途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高王一心光復元氏江山,奉天子以令不臣,名正言順。不似那爾朱榮,徒有勇力而不知何用,假以時日,人心向背必見分曉。”
孫騰見高歡還有些猶豫,又加了一個砝碼。
“龍雀所言極是,本王只是……心有不甘。為元氏除殘去暴,時不我待啊。”
高歡感慨的嘆息道,二人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樣,說著彼此間才能聽懂的話。
實際上他們與爾朱榮乃是一丘之貉,只不過手腕更靈活,說話更好聽,心思更細密。
二人一路帶隊行軍,一路聊著晉州的部署,很快,一人一馬飛奔而來,看到高歡後,連忙翻身下馬,拱手行禮道:“高王,竇都督已經攻下長子城,大軍前出壺關試探虛實。
只是元天穆似乎有所準備,緊閉城門避不出戰。壺關天險,急攻無用,故竇都督派屬下前來詢問大軍應該如何行動。”
聽到這話,高歡和孫騰二人對視一眼,此戰結果在意料之中,長子城位於壺關以南,並無天險可守,可以算是孤軍。竇泰麾下精兵攻克長子城,一點都不稀奇。
此戰關鍵,只在壺關而已。攻克壺關,前方就是一片坦途,到時候就可以談談晉陽的事情了。如果無法攻克壺關,那麼說什麼都是白給一點意思也沒有。
“傳令下去,前方已無險阻,加快行軍。”
高歡對傳令兵說道。
他和孫騰要快點趕到長子城,與眾將商議對策,此戰已經到了關鍵節點,成與不成,就在壺關的爭奪上了。
幾天之後,高歡帶著精騎一千抵達長子城,看到竇泰等人厲兵秣馬卻並未盲目攻城,他這才放下心來。
長子城的縣衙大堂內,高歡環顧麾下眾將,竇泰等人就不提了,此番段榮父子也跟著一同前來了,段韶正是這一千精騎的領兵都督。
“諸位,壺關城要怎麼奪取呢?”高歡向眾人詢問道。
竇泰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如果可以進軍,他們早就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呢?